玩中学、学中乐: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2017-03-25李静
李静
摘 要:小学低年级儿童容易在学习中“边学边忘”,识字、认字又是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面对两三千的识字量,老师必须通过各式各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构建高效识字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课堂
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程,重点教学内容是识字、认字,这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教学,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识字量,那么必然会给后续的阅读、写作带来障碍。传统的识字教学,除了教学模式上的固守陈规之外,识字、认字的范围也常常仅限于课本教材,至于教材之外的生字很少涉及,然而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远不是薄薄的一本语文书便能囊括的,即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汉字,其识字量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从而禁锢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针对6、7岁孩子普遍具备的好动、爱玩、记忆力强、“忘性大”的特点,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采取与低年级学生的性格、认知能力相符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边玩边学、边学边用,将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中。
一、营造生动的语文课堂,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
虽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但老师同样可以利用6、7岁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识字、认字的学习中来,整合猜谜语、编故事、编儿歌、编口诀、做游戏等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学习汉字的乐趣。
1.编故事
每个汉字的结构、字形、读音、意义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它各自独特的造字原理。6、7岁的儿童想象力丰富,老师可以借助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文字的字形、结构特点等联系在一起,把单个的汉字串起来,融入带有情节与感情色彩的故事中。
比如,笔者让学生讲述一段经历或者自行创作一个故事,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阳”与“朵”两个汉字。于是,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编了这样的故事:要下雨啦!太阳公公和云朵小姐都不见了,它们去了哪里?哦,原来太阳被云朵锁在了屋里,太阳公公出不来,于是就伤心地哭了,所以天才会下雨。后来,云朵把屋子打开,太阳公公出来啦,绽放出了快乐的笑脸,所以雨停了。
2.编口诀
把一些结构复杂、笔画多、难写难记的汉字变成易于记忆的口诀,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比如,种——禾苗种在水田中;朋——一双月亮交朋友;告——一口咬掉牛尾巴;树——村里的树木对对齐;念——用心学习、认真念书;回——口中有口难开口。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编口诀,熟悉以后,鼓励学生自己编,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3.猜字谜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笔一画地把汉字写在黑板上,虽然通过反复地练习学生也能记住,但这种记忆却带有“死记硬背”的性质,而且学生对汉字的含义理解得也不够深入。而“猜字谜”却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记住汉字的结构、读音和意义。比如,“四张口、一颗心是什么字?”让学生猜一猜,谁猜到可以上台把谜底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思念”的“思”这一汉字的记忆会更为深刻。再如:“上面小、下面大是什么字?”如果学生没有猜出是“尖”字,那么老师可以拿出钢笔、三角尺、剪刀这些比较“尖”的物品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4.“加一加”和“减一减”
(1)加一加:在学生已经习得的汉字中加入一个偏旁,让它变成新的汉字,无论是学习还是记忆都变得简单。比如学生学会了“也”这个字,分别在它的左边加上“亻”和“女”,就会变成两个不同的汉字。比如:“冬”字的左边分别加上“纟”和“亻”,就会变成“终”与“佟”,通过这种方法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某些汉字的造字规律。
(2)减一减:在学生学过的汉字中减掉一部分,让它变成新的汉字。就像“法”去掉三点水,就是“去”字;“家”的上面部分掉下去就变成了“冢”字。也可以把这种学习方式改编成游戏,比如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令”字与“页”字,然后让其他孩子说一说:这两位同学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减掉它们其中的一个又会是什么字?
5.随机识字认字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想一个办法来学习“去”字,有的学生说是“云”上加一个竖就是“去”,还有的学生说“土”字下面加两个笔画就是“去”,用这种方法随时把学生带进识字学习中,日积月累地提高识字量。“语文园地”里有一个“我的发现”小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汉字、词语、句子中的规律,比如:“语文园地一”里有两种识字方法:加偏旁和换偏旁;“语文园地五”里有反义词的识字;“语文园地六”中包含了兩种趣味识字法:加一笔和减一笔。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规律,学会认字的方法,再遇到结构相似的生字,学生就会通过识字方法自己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6.多媒体辅助识字
笔者在教“岛”和“梨”两个字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岛”和“梨”的图片,给学生最直观的实物形象,然后在图片旁用动画效果来呈现这两个汉字,依次闪动构成“岛”与“梨”的两部分,帮助学生辨别字形,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又如:在教学“哗、哇、呱”等声音类的汉字,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一一识别,当学生说是青蛙叫时,笔者便出示“呱”字,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阅读中贯穿识字认字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画”字的不同含义,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分别指出“一幅画”的“画”与“画竹叶”的“画”在字义上有何区别。在仔细的朗读、领悟中,学生知道了“一幅画”里的“画”是名词“图画”的意思,而“画竹叶”里的“画”是动词,也就是作者的动作。笔者接着又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欢画什么画?然后再用“画”字组成不同含义的词,最终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同样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2.预习与合作
在课文的预习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汉字,然后借助拼音自主学习,再把学会的汉字大声读出来。在通读完整篇课文之后,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识字认字:4~6人围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依次轮流读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如果小组长领读时读错了,或者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与指正,在相互合作中加强对汉字读音及字形、结构的记忆。生字学习结束后,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大家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讨论出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将识字课堂延伸至生活实践,拓宽识字环境
1.课外识字
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在家里》一文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放学回家看一看房间里有哪些电器、家具及常用的生活物品,一一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通过班级微信群,笔者通知了各位学生家长,在卡片上写下各类家电、家具的名称,并一一对应贴在上面,帮助孩子对照生活中的实物识字、认字。
2.在生活中识字
汉字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老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如旅游、逛街、游戏、参观等,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记。比如:这个饭店叫什么名字?那个广告栏里写的什么字?在不知不觉间积累生活常用字,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小学经常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班级活动等,给学生创造了有利的识字环境,语文老师应该树立起“随时识字”的意识,在带领学生游戏、郊游时,路上可以和学生一起猜字谜、编儿歌、背课文,把课堂知识拿到课下,让学生巩固识字、随时认字、善于发现生字,在玩耍中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3.开展“识字加油站”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动力
汉字语言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进行传播,比如班级黑板报、手抄版、班级园地、校园中悬挂的标语、宣传欄、告示栏等。在课间休息时,老师与孩子一起参观学校,沿路引导学生识字:比如宣传牌、黑板、公告栏中其他班级同学的姓名;或者借助识字卡片、随处可见的实物等识字,像教室里学生每天都接触的黑板、粉笔、讲台、录音机、电脑、窗户、扫帚等等,笔者都会尽可能地在上面贴上识字卡片,给学生创造方便的实物识字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觉识字、认字的习惯,定期举行识字比赛,把水果、植物、动物、人物等图片分类,比一比哪位学生的识字量多。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整个过程都将贯穿着识字、认字,而且识字方法各式各样,老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结合所教的汉字特点,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字形、字音和结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语文课堂形式,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堂中完成识字任务,提高识字量,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金雯.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34):116-117.
[2]方云.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04-105.
[3]唐辉艳.让孩子快乐、高效识字: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1(12).
[4]徐嘉笛.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科教文汇,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