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戏剧表演之我见
2017-03-25洪雅琴
洪雅琴
摘 要:绘本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窗口,绘本中的图画、情节等在孩子的眼中、心中化身成想象、情节、动作、环境等。戏剧是幼儿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之一,戏剧表演的天性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引导孩子通过戏剧表演将绘本的内容模拟或加以创编表现出来,既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绘本的理解、感悟,也大大满足了孩子对角色扮演的愿望,而绘本以贴近幼儿、源于生活的特点、优势给戏剧表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赋予戏剧表演以灵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键词:绘本;角色;戏剧表演
绘本是幼儿的伙伴,它伴随着幼儿的发展,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窗口,绘本以其独特的图文表达方式激起幼儿喜欢的话题并形成想法,它给了幼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发现的心。戏剧是幼儿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之一,戏剧表演的天性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幼儿更适合成为戏剧表演的主人。以绘本为载体引入到幼儿的戏剧表演中,正符合“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而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将绘本内容加以呈现正符合这些要求。因为绘本中的图画、情节在孩子的眼中、心中化身成想象、情节、动作、环境等,孩子通过戏剧表演将绘本的内容模拟或加以创编表现出来,这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绘本的理解、感悟,使幼儿将绘本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一些教育契机通过戏剧表演转化為自身的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反过来,绘本以贴近幼儿、源于生活的特点、优势给戏剧表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赋予戏剧表演灵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今天,我就以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为例,谈谈在戏剧表演开展过程中的几点感想。
一、对绘本中角色的认知是戏剧表演的立足点
绘本中角色的认知就是指对绘本中特定角色一种主要特征、内部心理活动的一种认识、理解与肯定。学生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在戏剧表演中很好地扮演,角色认知是戏剧表演的先决条件,孩子能否生动、形象地扮演角色,取决于他们对角色的认知程度。
在阅读分享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活动时,老师虽然使用了动画课件和手偶的直观演示、音乐的植入欣赏等教学手段,但孩子对长颈鹿的认识还是存在一种较为浅显的认识。而长颈鹿杰拉德是整个绘本戏剧表演活动的中心,若孩子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将无法从内心和思想深处去感悟杰拉德,外化形象只能停留在浅表的游戏层面。要解开长颈鹿杰拉德一转动就会摔倒、四脚朝天的原因,我专门设计了“长颈鹿知多少”的主题活动,采取老师、孩子、家长多方寻找资料,通过看视频、查阅书籍、询问等方法让孩子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经验共享。通过激烈的交流,幼儿了解了杰拉德不会跳其他动物那样的舞步的重要原因,解决了“为什么说长颈鹿杰拉德不会跳舞,但后来却跳得让所有的动物都大加赞扬”的疑惑。同时在孩子对长颈鹿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后,如何让孩子去感受杰拉德跳舞的感觉呢?我运用轮廓图、定格、雕塑家等技巧鼓励孩子用动作、神态表演出来,让孩子对长颈鹿杰拉德的角色轮廓进行动作外化,杰拉德在孩子脑海中的形象就会更加鲜明、立体了。
二、对绘本中角色的体验是戏剧表演的关键点
孩子对绘本中角色情节的发生、发展,情感、情绪的表达、感受是通过文字表述、图文解读,或者师生、亲子阅读中提炼获取的。孩子是从视觉、听觉上引发内心体验的,而绘本中角色的体验是引导幼儿通过对绘本重要角色亲身实践而引起内心感受。因此,我们要给幼儿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在行动中体验角色及其情感。体验不是一般的内心感受,而是丰富的、活跃的、深刻的一种领悟,而戏剧就是从体验到表现的过程,通过对绘本中角色的体验,可以让幼儿的表演更接近角色,这时候的角色体验就不是绘本中平面的、听说的、想象的了,孩子在体验中获得了立体的形象,有了这种真实体验、感受,他们才能在后来的戏剧表演中将动作艺术化、情感化,才能内化为“我”,从而在表演上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杰拉德是整个绘本的情节主线,是整个戏剧表演的中心,如何让孩子体验杰拉德与动物们在舞曲、舞姿上的差异与特点是戏剧表演的关键。因此我们进行了“舞动的杰拉德”“丛林舞会”的音乐欣赏活动。导入的小提琴曲“夏日阳光”把大家带进了一个充满宁静的世界里,让幼儿尝试从“我”的角度去感受杰拉德的内心,感受杰拉德的想法与变化。而对于动物们的表演,可以通过欣赏相应的舞蹈视频以及一些国标舞大赛的片段让幼儿真切地感受音乐曲风、舞蹈动作的不同。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过程中逐渐对于杰拉德为什么不会跳其他动物的舞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原来,动物们的舞蹈有自己专门的舞曲和专门的动作,而杰拉德的舞曲是属于自己的,是适合杰拉德的音乐,杰拉德的舞步是自己独创的,是不拘一格的,它的动作是自由的,是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没有动物们那么多的规定动作,是很舒展的。”孩子们在体验的基础上动作更加连贯、舒展,表情以及整个肢体表演越加富有生命力。
三、对绘本中角色的塑造是戏剧表演的支撑点
绘本中的角色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直观、表象、平面的。而要将平面静止的角色变身成立体动态的,就需要对角色进行加工、塑造、包装,使其角色形象更加丰富。角色塑造主要是通过身体造型、装扮及道具使用等为扮演特定情境中各种虚拟角色所做的各项准备。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对即将要表演的绘本故事进行相关的物质准备,包括孩子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会用到的表演背景、角色穿戴用的饰品和情节进展所需要的一些物品等。因为这些在表演中并不是一种摆设,它可以把幼儿带入一种情境中,是增强幼儿表演的一种驱动力,使幼儿能更好地塑造所要表演的角色,增强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让表演的环境、氛围与绘本的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凸显。有了这些做支撑,幼儿的表演就会更加饱满、丰富。
当孩子对绘本故事情节了解加深后,孩子的表演欲望会更加强烈,这时候,适时提问:“你们觉得可以表演了吗?我们拿什么表演呢?这些角色、场景你想怎么来打扮?做什么,用什么做?我们的场景要怎样布置才更像丛林呢?丛林舞会肯定缺不了音乐,该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一抛出,孩子的点子源源不断地涌现。接下来就是根据孩子们一致认为的可行性的提议和群体讨论的契约来收集材料、并对收集来的实物、辅助物进行归类整理,直至对之前的规划进行亲手制作、装饰,孩子们是整个戏剧表演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经历整个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是他们根据表演需要提出来的,自己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承担。
四、对绘本中角色的表达是戏剧表演的中心点
绘本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是串起整个故事情节的主线或者是故事情节的转折点。绘本中的角色以作者特有的语言和符号来诠释着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角色的表达简单来讲就是把角色演出来,要将绘本中文字的表述转化为戏剧表演的语言,就要把绘本中各个角色、画面、动作转化为自己的肢体、表情、情绪。由于有了之前一系列活动来引发幼儿对角色的理解、认知,这时他们对角色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会根据角色的需要融入自己的表演中。这一阶段,幼儿已经明确在戏剧表演中,自己就是扮演角色生活、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动作、表达角色的态度和看法,他们开始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另一个不同于自己的角色。
有了前期铺垫,杰拉德扮演者王例妍小朋友垂头丧气、缓缓地随着有气无力的自我介绍走上舞台,随着扑通一声的旋转落地、落寞地离开,受到嘲笑后她低垂着脑袋、面露愁容、拖着脚步、晃着脑袋慢慢地走下舞台,直到最后,完成自我陶醉的甩头、跺脚、摆尾巴、晃动身子,伸展、劈叉等一连串的动作,把杰拉德的情绪用属于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还有蟋蟀随着音乐节奏身体自然的摇晃、时而眼睛微闭陶醉其中的神情,扮演动物小朋友四仰八叉地肆意大笑、轻蔑的眼神、骄傲的挑衅、不屑的哼哼声,还有后来羡慕的神情、定睛的眼睛、张大嘴巴的惊讶、由衷的赞扬,还有最后丛林舞会上所有人的狂欢……绘本中的画面像4D影像一样得以再现,孩子在表演中和角色融为一体,仿佛大家就置身于丛林中,并亲身经历着这一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表演出来,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这其中,没有固有的剧本,我们重视的是在这一过程能力的发展,并在这过程中不断丰富、归纳精彩生动的语言、动作,让戏剧表演一次比一次更有魅力。
五、对绘本中角色的创作是戏剧表演的生长点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只有对绘本故事相当的熟悉、对角色有足够的理解,才能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构思的情节和对话。他们会进行再创作,发展出一些新的戏剧桥段。这一过程,要求老师能够抓住孩子在表演中突然出现的闪光点或者是话题讨论中引发出的、可以为戏剧表演增添色彩的情节,并在持续的创作中逐渐美化、拓展,提升。
長颈鹿杰拉德的表演在孩子们一次次赞赏、肯定、提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有了一定戏剧表演经验的累积,孩子的创作开始显现出来,在一开始杰拉德受到嘲笑之后,孩子们依据自身经验加入了教杰拉德跳舞;陪杰拉德参加舞会;利用自身长处表演甩脖子舞;利用自己的大长腿表演跺脚、打节奏的舞蹈,等等。在蟋蟀、昆虫帮助杰拉德这一段,孩子们加入了让杰拉德参加昆虫的舞会;欣赏蟋蟀的小提琴音乐会,进而在音乐会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舞曲音乐;给杰拉德增加表演的道具,以道具表演取胜等。孩子的创作过程让戏剧表演更加丰富。但是在孩子创作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根据孩子的讨论构思引导他们分组表演,在大家充分赞扬后确定一种大家认为最可行的方法作为戏剧表演过程发展下去。另一种是充分肯定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后,来看看绘本中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加入到之后的戏剧表演中。
由此可见,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戏剧表演,可以多层面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戏剧表演也打破了常规,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戏剧表演不同于往常的表演游戏,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能力比结果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不是排戏的过程,而是共同学习的过程,是对幼儿合理需求的激发和满足,从一开始的引入到后来的演出,孩子始终处于主体位置,他们才是戏剧表演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凌燕.大班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2(20).
[2]冯蕾.绘本在亲子阅读活动中的作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