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课外阅读
2017-03-25翟红艳
翟红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不能只注重对一本教科书的教学,不能封闭在一本教科书的范围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此,本人浅谈一下基于课内拓展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以单元拓展课外阅读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单元主题。围绕着一个主题编排的几篇文章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源头,从而源源不断地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就是围绕“战争与和平”为专题编排,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我们可以以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为源头进行拓展学习活动。拓展资料包括“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增加课外阅读材料如:《今天是儿童节》《亲爱的爸爸妈妈》《冀中的地道战》等,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着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江山如画”。教材中的三首古诗词和包括同步阅读在内的四篇文章,通过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现了祖国千山万水的多姿多彩,如诗如画。我们可以开展后续的交流拓展活动,进行“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学生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通过多种渠道去搜集与“祖国江山”有关的内容,如: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赞美祖国的诗歌、散文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可以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二、以课文拓展课外阅读
首先,从课题入手进行拓展阅读。有的课题本身就富有阅读潜力,在进行课内阅读教学前,可以布置让学生从题目入手预习或围绕题目进行拓展阅读,了解相关知识或写作背景。如教学《猫》,先布置学生预习:通过上网、翻看课外书等途径查阅关于猫的故事。这样,课文还没学习,学生对猫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习课文时对文本有更细致深入的理解,也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其次,从课文作者入手进行拓展阅读。比如老舍先生,学生就是从课文《爬山虎的脚》开始认识他的,然后通过阅读他的《猫》《母鸡》《草原》等文章,渐渐喜欢上老舍先生的文章。又如沈石溪先生,他的《最后一头战象》让学生认识了他,随后再通过推荐课外阅读他的其他作品:《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提起,同时也能理解沈先生的习作风格,提高阅读的品位。我们在课内阅读教学中,适当地把作者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作者的作品有阅读的兴趣,对作者的作品产生阅读的期待。
三、以原著拓展课外阅读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从中长篇文学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如《草船借箭》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心胸狭窄,曹操的多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激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三国英雄。又如,《渔父的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具有最吸引人的内容、最奇特的想象,以及最具异域风情的故事,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推荐给学生阅读,会让学生获益匪浅。
四、以补白拓展课外阅读
课文受篇幅的限制,很难作详尽描述,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空白”,适时适度地填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如在教《小英雄雨来》时,由于学生对于雨来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抗日战争的了解不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二小放牛郎》《小兵张嘎》等,資料的补白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
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练笔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补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阅读。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运用练笔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补白:假如你就是这位父亲,你在擦掉这个“k”字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在课的结尾处,我们也可以安排一个拓展想象:假如有一天库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的拓展练笔,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父亲的诚实,延伸了文本,从而植根于文本,拓展于生活,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层的品位。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阅读。基于课内教学进行课外拓展,不但能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知识量,同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瞿卫华.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4(5).
[2]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