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活起来
2017-03-25司桂香
司桂香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可以依据学科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方式,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一、深挖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例如,在教学《我爱小制作》这一单元时,恰逢母亲节,我就发起“我为妈妈过节日”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组内学生自由发言,献计献策,以制作为主线,通过部分小组做贺卡,部分小组做手工艺品,部分小组制作手工编织等不同方式给妈妈过节日。通过不同主题的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制作的热情,也能够深化学生对母亲、对家人的爱,将爱落实到行动上,升华学生对家人的感情。
教学流程的安排上进行有梯度的设计,通过课前游戏活动,自然地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自然地参与课堂。《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通过游戏活动闪烁五角星,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颜色,在失败时鼓励学生想办法。最后,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合作的力量,进而引出课堂主题。
二、转变角色,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从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心灵的塑造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支持者。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从学生的角度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与学生同玩、同学、同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品格,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成长。例如,在《我爱我的家人》中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故事,谈一谈家的未来,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等,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分享家人之间的爱,进一步引出家人互相的关心、照顾、牵挂、给予等是爱的根源。我作为课堂的支持者,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进行适时点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正是这层层递进的活动,避免了品德课空对空的教师“说教”学生“表白”,给了学生充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给了学生获取真知的过程,实现了情感到行动的递进,让品德教学的真谛得到了一个落脚点。
三、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味地为讲而讲,达不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蕴含启发、具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能够触摸到的情境中去自主体验,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去心灵感悟。学生只有在或成功或失败的探索中,才能够真正成长,获得真实的体验。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为范本,我设计了幸福俱乐部、开心金点子、自信拓展厅等不同的模块,利用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
《看看我们的学校》一课中,书上有很多图画是介绍学校的。单纯看图说话,品德课堂会显得单调枯燥。在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层楼去参观,让学生边走、边看、边听老师的介绍。通过实地参观,学生认识了自己的学校,也知道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认识、去体验,在心灵碰撞中去建构情感世界;在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感受真理,获得真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注重实践,有效促进知行统一
课标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达到知行统一的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需要抓住这一黄金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碰撞,建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显著。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是活動的主体,品德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天地,课堂的立足点在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越觉得兴趣盎然,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组织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才能使学生兴趣浓厚。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动脑、动手,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巩固并加深课本知识,将德育教育由学校移向社会,让学生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有效地实现由“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换,在时空上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找准定位,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认识,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品德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
[2]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
[3]高峡,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