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将健康教育运用在社区寄生虫病防治中
2017-03-25孙贤
孙贤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常见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的发病率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居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鸡鸭鱼肉等家常菜,转而追求鲜美、生猛、新奇的饮食方式,因此诸如生鱼片、炝虾醉蟹、罕见的野味都让人食指大动成为很多的人饮食常态,也正因如此使得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有了上升的势头;农村城市化建设,很多农民都被征地住进了小区,为了解闷很大一部分人开始饲养宠物,久而久之与宠物同吃同睡已不足为奇,因此人畜共患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健康教育是有效应对寄生虫病的一项重要策略,是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村高发地区应对寄生虫病、预防寄生虫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手段[1]。
1.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
1.1 寄生虫病的概念: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1.2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有人体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储蓄宿主(家畜、家养动物及野生动物)。
1.3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经口、经血、经接触、经呼吸道等多种途径感染。
1.4 寄生虫病的并发症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可引起贫血及营养不良,生长滞缓等。比如阑尾寄生虫病:继发感染产生急性阑尾炎即炎症期。继之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蛔虫可钻入腹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
1.5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流行因素包括自然、生物和社会因素。
2.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寄生虫病中的运用
2.1 加强与社区临床医生的联系,提高对寄生虫的诊治和鉴别水平。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医生在社区居民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临床医生不能因为寄生虫病的鲜少发病而疏忽对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能力,定期像临床医生发放宣传折页,提高臨床医生对寄生虫的认识和重视度,做到不漏诊、不误诊。
2.2 加强对检验科专业人员的培训及宣传。对于一些典型的寄生虫,检验人员能第一时间分辨并加以报告,对于寄生虫病的诊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检验人员不定时进行专业镜检培训,包括找虫、涂片、染色、固定、定型等。也可以不定期发放寄生虫相关宣传手册,让检验人员对寄生虫有更直观的认识。
2.3 建立固定的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宣传栏在各社区居委专栏区,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健康宣传,在不同的季节有针对性的宣传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知识,使得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成为一名宣讲者,口口相传,扩大宣传面积。
2.4 开展现代信息网络咨询服务运用微信、微博等快速信息手段传播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比如饮食安全,避免使用生冷肉类,生熟分开等,获得更多的参与率。
2.5 开展宠物爱心班对于饲养宠物的居民不定期开展宠物爱心班,让居民了解正确饲养宠物的方法,并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宠物卫生,正确处理宠物粪便,尤其是儿童在接触宠物后要勤洗手等。
小结:通过了解社区居民对寄生虫病的知晓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从而干预居民对寄生虫病防治的知、信、行,降低患病概率及寄生虫病这一行为性疾病在社区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陈颖丹,许隆祺,等.寄生虫病综合防治5种健康教育传播方式的应用与效果.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5):5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