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2017-03-25贺祯
贺祯
【摘 要】 自媒体时代文化多元化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信仰,而关注议题的狭隘性和舆论导向的非理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高校应积极树立新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打造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新渠道;培养意见领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去伪存真,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沟通交流,坚守教育宣传阵地。
【关键词】 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必须与时俱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突出强调了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高校整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自媒体作为新媒体信息交互的重要产物,其强势崛起对高校网络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应急机制等都产生了强烈冲击。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的变迁,创新工作方法,更接地气、更贴近青年,才更有成效,对自媒体这一网络宣传载体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自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冲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待社会和政治问题缺乏系统化、有深度的理论支撑,对于政治信仰存在懷疑、迷惑、模糊甚至缺失。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属于主流政治信仰,是经过长久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探索总结的理论精华。而在自媒体时代,多元化和开放化的信息和思想通过互联网和自媒体传递给学生,加之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入侵,使得部分大学生消极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的负面问题,摇摆和扭曲了政治信仰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党、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
2、关注议题的狭隘和舆论导向的非理性
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媒体关注选择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大多学生将关注的对象锁定在明星、时尚博主、网红或者搞怪为主的段子手,部分学生则着眼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猎奇。不论是通过微信、微博还是各种app,他们往往通过同学推荐或者人气来被动关注一些自媒体。大学生缺乏信息的辨别能力,价值观也并不成熟,在参与自媒体阅读和传播过程中,对外界的看法容易盲从小众的自媒体观点和主观意见,关注的范围和事物也往往跟从自媒体观点,丧失了自身判断力和挖掘社会化公众媒体平台的深度和接受积极正确观点的影响,从关注内容和思考角度来说都比较狭隘,甚至常常接受非理性的舆论导向并通过自身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其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形成和习惯养成具有消极作用。
二、自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点之一是线上线下教育渠道和载体的完善和丰富。善于利用自媒体为高校思政工作所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新鲜感和吸引力,推动思政工作和高科技、互联网的广泛深度结合,打造网络思想工作的自媒体新型空间。
1、充分发挥互联网和自媒体技术,打造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新渠道和阵地
自媒体充分拓宽了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渠道,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多途径和渠道整合资源、传递信息,加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树立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潮媒体”形象。高校可以通过开通校园自媒体、社团公众号、班级自媒体以及个人微信公众号、易班主页、微博等构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高高举起,从方式方法上轻轻放下,融入日常,从课堂走向网络,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用正能量引导校园文化,传播积极向上正面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引导政治信仰的正确导向。同时,互联网技术功能强大,轻应用便捷有趣,文字、图片、视频的功能应用全面成熟,也具备转发、评论、点赞、收藏、置顶、即时通讯等功能,高校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将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兴趣的语言和传播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形成和谐友好的沟通互动环境。
2、培养意见领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
自媒体不乏存在着粉丝量大、转发数量多、影响范围广但同时兼具平民精神“草根化”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言行观点往往能够引起大学生注意、兴趣甚至可以引发讨论和争议,最终带来思考。因此,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意见领袖的观点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或直接通过打造和培养自媒体意见领袖、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红”这一途径,将蕴含在社会生活和校园文化中能够引导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意见领袖进行表达,即时通过社会焦点问题和思政教育相关议题的意见表达、分析和展开讨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互联网和自媒体中构建创新型思政教育平台,打破高校和大学生上传下达的教育模式和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讨论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真实情感,更加贴近学生和现实进行平等对话沟通,从而提高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得思政教育更具备时代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去伪存真
大学生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素养,通过相关提素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互联网、自媒体尤其是意见领袖的观点和看法,学会质疑,求真求证求实,不轻易和草率地转发和评论。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要想尽量的避免大学生们被不良信息误导而掉入网络陷阱中的话,就需要高校自身要对繁杂的网络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大学生们提高自身批判思考的能力,引导大学生们培养和增强网络识别判断的能力。
4、加强沟通交流,坚守两块阵地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和新内容,用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学业和就业问题,拓宽师生交流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人性化的互动模式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在紧跟创新的自媒体网络教育阵地的同时,也牢牢把握现实中的教育阵地不放松,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方向,谨防顾此失彼。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沟通和交流的模式和关系,大学生能够从自媒体汲取到意见领袖的不同观点,同时也能自我发声表达,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同时,自媒体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通道,拉近了师生距离,促进了师生的交流。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顺应自媒体时代要求,充分利用自媒体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
[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N].中国教育报,2016-12-13.
【作者简介】
贺 祯,女,江西德兴人,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辅导员,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