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贵州省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精准”度

2017-03-25刘洋李琴李安连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贵州省精准扶贫精准

刘洋?李琴?李安连

【摘 要】 文章概述了贵州省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贵州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意在为增强精准扶贫实效性提供参考:基层审核程序不够公开透明,资助对象可暗箱操作;资助条件设定宽泛,有待规范明确;资助金额略显一刀切,未能因地制宜;脱贫年限填写随意,贫困实情难以了解;资助程序信息不对称,扶贫存在滞后性。

【关键词】 贵州省;高校;精准扶贫;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高校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在许多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贵州高校的生源多数来自于贵州各市县下的农村,贫困大学生人数众多,因此,针对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精准扶贫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

一、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概述

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作为贵州省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拳式的政策实施成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和阻止贫困代际流动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黔党办发〔2015〕40号),为有效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是共同制定了《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文件对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的组织与实施保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资助对象和条件,确定了资助项目和标准,制定了资助时限和方式,并设定资助的具体程序。具体针对高校教育精准扶贫而言,资助对象限定为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贵州省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及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贵州省户籍的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经扶贫部门按“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审核后,进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系统的可纳入资助范围。资助金额设定为对就读普通高校本专科(高职)的贵州省户籍农村贫困学生,除享受原有的国家助学金外,新增以下资助项目:一为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二为免(补助)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3500元/生/年。

二、对贵州省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现实审视

通过对两份文件的梳理可见,贵州教育精准扶贫意在“扶贫”,重在“精准”,笔者借以从事一线学生工作者身份的便利,结合从贵州省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开始实施至今的实践经历,通过走访调查贵州部分高校申请教育精准扶贫的学生以及负责资助的教师了解到,措施的指示性和导向性虽然基本科学和比较明确,但在具体实施中仍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依据现实对措施的颁布进行重新审视,以期促进理论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这既符合了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研究体系,也成为文章欲求探讨的重要目的。

1、基层审核程序不够公开透明,资助对象可暗箱操作

由扶贫部门负责精准确定资助对象,经走访获得精准扶贫大学生了解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申请精准扶贫资助,在从学校得知此项政策之后,先以村委会提交相关资料为基础,再提交乡镇或街道办等扶贫部门进行资料审核。据调查,在这一程序的执行中,村委会无形中收获了部分权益,并产生权益扩大化的现象,具体而言,部分村支书借由教育精准扶贫假公济私,将国家及政府制定的扶贫政策变为揽财或拉关系的牟利手段,家中没有贫困学生的家庭或是村支书的亲属、朋友,或是通过找关系的黑色交易,依然可以获得教育精准扶贫;而真正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家庭却苦于奔波仍然未能获得精准扶贫的专项资助,这突显出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对象确定和审核程序上存在较大疏漏。

2、资助条件设定宽泛,有待规范明确

“精准扶贫”是在传统扶贫方式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精确和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切从实际出发,拒绝模式化,摈弃一刀切,真真正正扶贫,使百姓受益、社会和谐。而在《实施办法》中,对于资助的基本条件设置较为宏大,仅停留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大前提下,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以上条件原本就是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既然教育精准扶贫是针对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专项资助,应该增加和设定合理的资助条件,并根据各地实际经济水平和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条件细化,当然这会增加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和强度,但若坚持这一宏观标准,未能量体裁衣,教育扶贫难以达到“精准”。

3、资助金额略显一刀切,未能因地制宜

教育精准扶贫作为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具有明确性与针对性的精准扶贫,但在《实施办法》中,资助金额虽然已针对不同学段进行设定,但就高校大学生的资助金额仅分为本科和专科贫困学生两种额度,在参考学生类别之外未因地制宜地融入其他影响因素。资助金额的确定应该是已经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由于贵州省各地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以遵义和毕节两市为例,毕节因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等先天劣势在整体水平上要逊于遵义市及所辖地区很多,资助金额若未能紧贴扶贫地区实际,教育扶贫的“精准”有待考量。

4、脱贫年限填写随意,贫困实情难以了解

一般而言,精准扶贫手册(现已变更为扶贫卡)中设有脱贫年限一项,经调查了解到各地填写不一,部分地区为了扩大资助范围,通常将脱贫年限设定为一年,以保证每年可以有不同的贫困家庭获得资助;部分地区则体现灵活性,在脱贫年限上未填写数字,或者相关数据均为填写,但是这一现实完全违背了《实施办法》中的具体规定,依据文件中资助时限应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完成当期学段学业为止。暂且不论一年脱贫年限设定的合理性,因其确有治标不治本之嫌,关键在于各地在脱贫年限上的随意设定,已背离文件要求与精准扶贫的初衷,甚至造成大学生在获得一次精准扶贫后能否申请下一次精准扶贫的困惑,阻碍教育精准扶贫发挥长效作用。

5、资助程序信息不对称,扶贫存在滞后性

据调查发现,教育精准扶贫中资助程序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部分地区对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和通知落实不及时,导致贫困学生家庭并未知晓此项政策的实施,多数是贫困大学生在校得知此事后才跟家里取得联系,建档立卡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最终导致当地扶贫工作进展落后,甚至造成百姓对政府及工作人员信任度缺失。同时,部分贫困学生错失理应当次获得的教育精准扶贫资助,2015年底贵州高校已连续进行了两批精准扶贫,归根结底,或许正缘于此。

【参考文献】

[1] 王静,孙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

[2] 张少利.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J].中国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7).

[3] 汪三贵,刘末.“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

【作者简介】

刘 洋(1987-)男,黑龙江鸡西人,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讲师.

李 琴(1988-)女,福建寧德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李安连(1993-)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贵州省精准扶贫精准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