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7-03-25黄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文课堂小学

黄敏

摘 要:小学生本身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想象能力上也十分丰富,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用亲切的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兴趣,同时也会给教学的进度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语言艺术 小学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当中的基础,学习语文本身的目的就在与让学生理解语言并善于利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起语言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用更加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将是促使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将对运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详细讨论。

一、教学语言应用规范性

小學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奠定基础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语言规范性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首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要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规范自己的发音和吐字,用标准化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教学引导,以便于能够杜绝出现语言上的问题而给学生造成困惑。同时,教师应当保证说使用的语言具有精炼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授,而当中大多数都是废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将很难理解到当中的精髓所在。对此,教师一定要用最简练、最生动的语言来进行知识传递,绝不拖泥带水,避免给学生造成听觉上的疲劳性,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示范性影响。

二、保证语言的生动性

听一堂好的课,就像是品一杯好茶,能够带给人一种寻味和乐在其中的感受。这与教师的语言生动性和语言魅力之间有着绝对的关系。小学语文额教师要想保障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利用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段,将教学内容尽量的丰富化和生动化,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识字环节中,教师教学生认识“尖、森、歪”三个字。教师可以说“上小下大就是尖、三个木头就是森、不正就是歪”。这样的讲解方式既充满了乐趣,同时也更加的形象化,对于学生的记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动的语言艺术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

三、利用语言的幽默性

小学生往往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于社会当中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兴趣,对于幽默的语言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的采取古板的教学方式,则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无比的生硬,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找到适合他们的幽默性语言,带动教学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情绪将得到有效带动,并且会逐渐的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能起到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效果。其次,幽默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和善性,他们能够促使师生感情更加亲密。例如在一次教学中笔者所在班级内一位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会加标点符号,导致整篇作文读下来毫无头绪。因此,笔者在朗读他的这一篇作文的时候故意一气念到底,憋的脸通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在台下说“老师您停一下再念吧!”我说“那怎么行,这篇作文中没有标点,这一句话我是一定要读完的!”这时学生们才真正的认识到我的良苦用心。此外,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在无形中会让学生思维得到扩展,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但在使用幽默语言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这种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博取学生的一笑,也不是讽刺和挖苦,而是要在幽默语言当中包含重要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当中去。

四、教学语言要亲切

小学生很多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更多的是依赖性,想要教师能够像父母一般的呵护和关心,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利用过于书面化的语言来实施教学,很容易让学生造成畏惧感,甚至会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艺术语言的应用上应当注意尽量的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之间相贴切,表达方式更加的活泼,从而提升学生的接受度。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保证语言能够更具有想象力,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学中则更应当使用一些简单或者抽象性的语言,以便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得到拓展。

五、语言应用的和谐性

汉语之所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就是因为其当中包含着多种形式美感,主要有抑扬顿挫之美和整齐之美等等。这些因素本身是音乐当中所包含的,而汉语当中恰好也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使用使用语言的和谐性,尽量的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并在声调上注意抑扬顿挫,从而带给学生一种听课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美感,从而达到提升审美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语言艺术性应用是现代素质教育当中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起语言艺术的应用,尽量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注意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幽默性,从而达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在根本上得到提升,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出保障,切实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亚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才智,2016,(31):65—69.

[2]何彦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水平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05):40—42.

[3]王娟娟.“人文与工具”是评价语文课的正确标准?——对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反思[J].语文知识,2016,(22):89—95.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文课堂小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