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

2017-03-25钱锦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钱锦文

摘 要: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掌握元认知知识在语文学习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从元认知知识从发,谈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元认知进行反思,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元认知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元认知就是“对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是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何时学、学习受何因素影响等进行思维反思的过程。元认知一般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 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面的认识。元认知知识又包括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三个方面。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则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这些学习策略的掌握对于学生在改变学习环境的情况下灵活地转变思维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当前学校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盲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反思。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归纳段落大意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但很多时候老师只是教会学生在某一篇课文中怎样归纳段意的技巧,而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思维的反思,总结归纳段意的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课文中也能轻松分析出段落大意,从而导致了学生理解课文的偏差,在做题时产生困惑,难以解决。下面以教学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庐山的云雾》中,如何归纳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为例,谈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段落的元认知反思。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大纲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庐山的云雾》第二段共三句话:“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第一句讲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二句和第三句讲云雾千姿百态是因为云雾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本单元是通过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中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景物的写作手法。运用元认知反思的知识,我们的教師往往就直接分析课文教给学生本段的大意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没有重视归纳段意过程中的条件性知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归纳段意,用这种方法和策略的原因是什么,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还可以利用这种策略,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讨论把以上这些问题解释清楚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自然段的三句话句话包括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第一句话是总结,第二句和第三句话是论据,它们之间是推断因果关系,而总结性的句子就是中心意思,在课文中常作段意,那么学生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段落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归纳段意。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要训练学生的语感,而能读懂课文,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就是基础之一。运用元认知来解释,学生的“理解”会出现失误和偏差以及如何检验学生理解的结果就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三种知识中,“条件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上面归纳自然段段意的教学而言, 除了让学生学会、掌握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等方法外, 还应该运用更多的语文知识,理解自然段之间关系。只有彻底理解了句子间的这几种“关系”,学会了这些“条件性知识”加强了条件的认知,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全面的回顾,才会在以后的课文学习中把学到的策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写景文章的阅读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其中的困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难以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所包含的感情色彩,二是对于作者所描写景色的特点难以把握,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仍然存在困难。例如《小镇的早晨》中,作者怎样写出小镇宁静的特点;在《索溪谷的“野”》中作者怎样写出“野”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对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的掌握,那么对于之后写景文章的练习就会出现困难,只会按照作文的模板来进行写作,对于不同的景色按照同样的方法来写,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元认知的方法。不仅要重视元认知知识的运用,如陈述性知识如事实、概念、结论等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如规则、运用规则程序等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运用,并进行思维的反思和过程的回顾,真正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铭.运用元认知理论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刊.

[4]申向阳.元认知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3(5).

猜你喜欢

元认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