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7-03-25丁玲

甘肃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课堂教学

丁玲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多媒体;生活;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94—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在教学方案上进行了改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高,使得学习的成效达不到预期值。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能一个人主导整个课堂,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以及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只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对课文的层面理解上深入体验课文中的人物和情感。在师生互動过程中,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

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采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人物的对话,指导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些人物对话。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在读的同时想象当时的情景,那时会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语言。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更加生动、形象的声音和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有些偏远地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够高,利用多媒体能够弥补这个方面的缺失,通过播放标准的录音,对于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有着很大的益处。

以《女娲补天》为例,这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神话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短小的关于女娲的视频让学生观赏,将学生的好奇心带动起来,再引入文章的学习。

三、结合学生生活来教学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语文素材,一些对风景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都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小学生具有很重的好奇心,他们对于生活的探索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陶冶情操,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元素引进课堂,既增添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比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教师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在放学后观察夕阳的景观,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对夕阳的景色进行简单的描绘。在上课时,抽选一些学生来描述自己见到的夕阳,然后再进行课文阅读,并结合多媒体将课文中火烧云的景观与自己所见到的景象进行比较。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课文中,有利于课文的学习。

四、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将其分为几个小组,在课堂中提供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一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疏通文中大意,理解原文,然后将课文编成小话剧,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演绎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心理特点进行角色互换,能使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中所要体现的晏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演绎课文,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表演对话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化、生活化,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环境课堂教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