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针灸用于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

2017-03-25胡天才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复发率医务人员头痛

胡天才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头痛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引发头痛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气血失调、脉络不痛等。偏头痛、神经痛等均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头痛病症,若患者发病时间较长,且未得到及时救治,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对此,本文就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救治的头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针灸治疗,效果确切,现作如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救治的头痛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38例,男女比18:20,年龄介于25岁至60岁之间,其中间值为(42±3.7)岁;参照组34例,男女比14:20,年龄介于26岁至60岁之间,其中间值为(43±4.5)岁。两组资料对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以常规药物展开救治,方法为:医务人员给予头痛患者服用相应的药物,药物分成:急性药物、慢性药物。头痛患者一旦发作,医务人员可对其行皮下注射定量的舒马曲坦,可有效于几分钟之内终止头痛发作;若病情较严重,可每分钟给予其吸纯氧8-10L左右,持续15min后,可缓解头痛。若给予患者服用以上药物后,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则可每日给予其服用强的松40-80mg,持续服用1w,待病情有所缓解后,慢慢所见药量直至停药。以2w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

1.2.2 实验组

以中医针灸展开救治,方法为:第一,外感头痛:临床治疗外感头疼以通络止痛、疏肝健脾为主,选取足太阴经穴、足少阳穴,且取穴为百会、列缺、风池、太阳,施以毫针泻法,艾灸,而后行大椎点刺出血[1]。

第二,内伤头痛:治疗该病主要以通经止痛、疏泄肝胆为主,选取足少阳经穴、足厥阴,取穴为外关、百会、头维、角孙、风池等,以毫针泻法治疗。

第三,虚证头痛:以滋养脑髓、疏通经络为主,选穴督脉、经穴、足阳明,主穴是足三里、风池、百会,以平补平泻法治疗,即选择相应的穴位,对皮肤做消毒处理后,選用1.5寸的毫针,以直刺法直接刺入深度大约0.5-1寸,且针头需留置刺于皮肤中持续大约5min候气,待5min过后,可捻转针头让局部的皮肤产生一定的针感,即行气。

头部的穴位主要以平刺为主,少部分(太阳、天柱)以直刺法为主;余穴以补法为主。对患者行针风池时,需关注针刺深浅、方向,对于急性头痛患者,可行1-2次/d,且留针时间控制在30-60min;对于慢性头痛患者,需每日或是隔日行针一次,以2w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对患者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严密查看并记录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

医务人员于患者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发现患者没有发生头痛,且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即治愈;患者头痛症状好转显著,且疼痛轻微,即显效;患者发生头痛,但头痛的次数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且疼痛时间明显缩短,即有效;患者各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

1.5 数据统计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x±s)”代表。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其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

实验组“治愈”、“显效”、“有效”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一。

2.2 对比两组复发率

治疗后,实验组入选的38例患者中,复发1例,复发率2.63%(1/38);参照组入选的34例患者中,复发6例,复发率17.65%(1/34)(P<0.05)。

3.讨论

头痛属于临床常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指局限在患者头颅的上半部,包含:耳轮上缘、枕外隆突连线所引发的疼痛等,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经颅内、颅外头颈部突然病变、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病等所致。因此,临床治疗头痛患者时,选用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2]。

中医认为,头属于“诸阳之会”,头痛疾病主要经外感风邪、血液不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虚弱等引发,因此,临床治疗时,以中医针灸进行对症配穴治疗,可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同时还能发挥出针刺多靶点的优势,较好地调整患者机体的气血及脏腑功能,从而提升生存质量[3]。现阶段,针灸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临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查清病因,特别要排除其颅内占位性的病变,且头痛患者治疗中,需禁止抽烟、喝酒,并指导其做适当运动,同时避免精神受严重刺激。

此次研究中,对头痛患者施以中医针灸救治,治疗组“有效率” “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表明,中医针灸在头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大大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几率,对缓解期病痛、促进其及早恢复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娟,刘宁,陈军,等.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J].中成药,2013,35(4):677-680.

[2]王芳,李春艳,赵宏伟,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合并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0(33):103.

[3]孙晓辉,梁玉丽,孙宏玉,等.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4):120-121.

猜你喜欢

复发率医务人员头痛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