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2017-03-25黄廷凤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本质

【摘 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出发,探讨了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并把人的需要提到了人的本质的高度,认为私有制是造成需要异化和人的本质扭曲的根本原因,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异化需要。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需要;人的本质;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较为全面、系统论述需要问题的著作,初步地论述了需要的层次或类型、需要与人的本质、需要的异化及其扬弃等问题,深刻地批判了资本逻辑对人的控制和利用。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资本逻辑并没有因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消减,反而愈演愈烈。在资本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避免资本逻辑的浸入,解决好民生需要问题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为指导。

一、需要的层次或类型

人的需要是一个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历史过程。起初,人的需要完全出于动物式的本能。但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的需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人自身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了物质条件。《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层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区分了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动物的需要是纯粹生物本能的反应。而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则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内在的尺度作用于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需求。诚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即按照人的需要来构造,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需要的对象、内容、水平和满足需要的程度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时期、同一阶段,不同的地域、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人们的需要也不尽相同。“马克思创始人把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三种: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2]生存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人最为基本的需要。在物质生产十分落后的社会中,人们的活动主要以满足“生存需要”为目的。当物质生产条件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它只有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从人的“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的逐步发展来看,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人的需要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所变化,而且人们对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总之,人的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递进表明人的需要及其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二、需要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的直接反应,是人的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规定性”,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3]《手稿》中马克思始终把需要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考察,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人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一切对象性活动的动力和根据,人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人所追求的对象力量在现实中的展开。因为作为类存在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必然会不断地向外界追求对象物,将自身力量作用于对象,并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利用对象,从而在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确证自己的本质就是把自己的需要对象化。因此,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征。也就是说,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己。”[4]第二,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展现和确证自己本质不可缺少的对象。如果一个存在物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那么他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非存在物。因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他的欲望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5]第三,需要的异化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证明,因此,一旦人的需要成为与人相对立的东西并支配着人的活动时,人的需要便发生了异化,异化了的需要不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真实展现,而“是对共同的人的本质的普遍利用。”[6]

三、需要的异化及其扬弃

人的需要发生异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未开化的野蛮状态下,人的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进行生产的界限,他生产的东西不会多余他的直接需要,直接需要的量是衡量生产的尺度。因为“人进行生产只是为了自己拥有;他生产的物品是他直接的、利己的需要的对象化……这种需要的内容直接是他所生产的物品本身。”[7]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生产或占有已經超出了利己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直接在本人的产品中,而是在另一个人的产品中对象化”。[8]在这种状态下,“产品的生产,更确切的说,产品的占有,是衡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需要得到满足的尺度。”[9]货币的出现使需要异化扩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对物质和财富的追逐,使“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的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逐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的需要的满足”。[10]欺骗、不信任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11]

至此,人的需要已进入全面异化的状态。这种异化表现在:“一方面所发生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致化,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最彻底的、粗陋的、抽象的简单化,或者毋宁说这种精致化只是再生出相反意义上的自身”。[12]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首先,人不再把劳动作为他的直接需要,而把劳动降低为只是为了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手段。其次,人“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人不仅没有了人的需要,他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不再有了”。[13]

由此可见,人们在创造满足需要的物质条件时,由于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控制和利用,也使自身陷入了全面异化的窘境中。这是马克思需要理论所要揭示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异化需要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因此要扬弃异化需要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而私有制的消灭只有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4]是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得到真正满足和展现的理想社会。

四、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当代意义

从《手稿》中可以看到,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基本特征的资本逻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资本全球化,资本逻辑对人的控制和利用也有向全球蔓延的趋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要避免受资本逻辑的影响,防止以“物本”取代“人本”现象的产生,就必须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指导,更好的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从追求“满足温饱的需要”逐步向追求“享受、发展的需要”转变。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则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对非物质性需求方面的消费,这表明人们的需要正朝着更加丰富、全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制定民生政策、建设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表明我们对民生需要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更加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涉及民生需要的问题,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从需要角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反人性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人的需要的认识,以避免受资本逻辑的影响而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更为我们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注 释】

[1][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魏伟.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5).

[4] 赵长太.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路径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8(07).

[5][6][7][8][9][10][11][12][13][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黄廷凤(1992-)女,贵州瓮安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本质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