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2017-03-25吴兰英
吴兰英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数学计算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小学生必须要学好小学数学中的计算知识,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这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重视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理论脱离实际,使得小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想方设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计算,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对数学计算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知识的获取过程常常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通过运用计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有助于引起学生对数学的重视。因此,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学习,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等。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计算很多时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大胆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有利于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提高學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理解算理,高效计算
计算教学首先要从理解算理着手,因为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掌握计算的方法,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算理,指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方法去理解算理,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如果不理解算理,即使会做计算题,准确地计算出结果,也只是一个机械的执行者,有可能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越学越迷糊。因而,教师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领悟算理,并要引导学生把算理说出来,使学生不仅对计算的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掌握算法,熟练运用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只有掌握了运算的顺序,才具备了做对计算题的保障。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快速地进行计算,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找寻计算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总结出计算法则。运用计算法则可以使计算跳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程式化的操作步骤,计算法则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容易。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能提高学生计算结果的准确率。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算法,熟练计算。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五个定律和一个性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它们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但适用于整数,而且适用于小数、分数的运算。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熟练记忆,并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以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灵活运用的前提就是认真审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高效计算。
四、口算、笔算、估算相结合
口算是一种比笔算更为复杂的心智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瞬时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就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让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称竖式计算为笔算,这一说法是相对于口算而言的。笔算不受数目大小的限制,计算过程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出来。计算完后,学生要养成仔细验算的好习惯,把验算当作计算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估算就是对运算的过程与计算的结果进行的近似或是粗略估计的一种技能,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不仅可以估计出计算结果大致的取值范围,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
总之,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采用口算、笔算、估算并重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崔晓玲.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
[2]岳栋.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措施[J].时代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