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3-25吴英梅
吴英梅
【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素材;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55—01
进入初中后,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第一步。首先,要适时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尤其是每次评点学生作文时要以鼓励为主,要评语表扬或当场表扬学生作文的“闪亮”之处,对用得好的一些好词佳句更是不能吝啬赞美之词,学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真正走进写作世界,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其次,要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之美,作文之美。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看名著佳作。课文都是规范范文,名著佳作更是长于文章构思、人物刻画、词语运用、修辞运用、结构把握等,要尽可能地找多媒体课件、网络下载资料等寻找课文的专家(播音员)范读或录音资料,平时多给学生听专家(播音员)的朗读录音,利用听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语感,注意训练词语表达上的细微差别所带出的不同的表达效果,通过聆听范读、美文鉴赏等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体悟写作之趣。再次,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作文之易,冲淡部分初中生自小学而来的对作文的“恐惧感”。轻松、友好、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并可以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中,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要注重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首先,要立足教材找素材。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将作文教学穿插其中,结合课本中的名篇教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文,既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发现教材的魅力,把教材中优美经典的语句、各种说明文的方法、议论文形式结构及各种体裁论文的写作技巧记录下来,并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其次,要留心生活挖掘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生活是最大、最丰富的素材库,里面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源于生活,只有细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或物,才能“我手写我心”,才会自然而然写出好作文,才会认识到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述自己的情感,描写身边的人物或景物。要坚持每天让学生练笔或记写日记,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生活中的小发现、小感悟、小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要鼓励和引导初中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的阅读量做出了明确要求。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尤其是有关写作方面的书,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并从中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要加强多方面的写作指导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前教师应该坚持“引领但不包办”的原则,先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写法指导,如内容方面的审题和立意、选材和组材,结构方面的开头和结尾,作文技巧方面的过渡和照应、修辞和用词等,帮助学生理顺思绪,敞开思路,掌握和运用写作技巧。其次,要注意通过批改进行写作指导。老师的作文评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之处。作文的分数不能打得太低,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批改宜多样化,可对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再次,要通过作文讲评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作文讲评课要在整个作文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避免随意性。作文讲评的目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一学年或一学期要达到的目的;二是具体到每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明确,讲评才能有针对性。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