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读写结合点的选择及训练

2017-03-25余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续写改写仿写

余洁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要将理解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运用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应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读写互动,强化随文练笔。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

关键词:仿写 补写 续写 改写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写作特色的基本途径。阅读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运用。笔者认为:只有合理地选择读写结合点,科学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理解不等于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要将理解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运用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应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读写互动,强化随文练笔。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

二、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结合本期的教研主题,紧扣本年级的“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的小课题研究,回顾这学月的教学,我是抓住语言,篇章的规律如何随文创设一定的情境,实现读写互动,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呢?

(一)依托文本——仿写

古人说过,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通过模仿,举一反三,可以内化课文语言,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习得新的语言。我主要采用这样两种仿写练习形式:

1.全文仿写,即模仿全文的结构,选材,甚至开头、结尾、过渡等方面。

如《童年的发现》一文讲述了作者孩提时代,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学完后,我启发学生,是否按照作者首先概述童年發现,接着具体叙述发现经过,最后证实自己的发现的顺序写写自己在童年的发现,仿写课文。

2.局部仿写,如模仿外形,模仿对话,模仿写景等等。

如《白杨》一文第十二自然段。“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我启发学生,“你看,这段用上了“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些关联词,利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夸夸像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有了这样的文本依托,是学生的写作有了指引。

通过仿写,能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利用留白——补写

练习前后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补充情节,填补空白,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又达到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这四点进行补白:

1.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

如《再见了,亲人》,文中选取了三位朝鲜的亲人,描写了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作的感人的事。在写大嫂为了志愿军们挖野菜被炸断双腿时,并没有将她的受伤过程详细铺陈,这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于是,师者让学生畅谈,大嫂当时怎么躲避战火的,怎样坚持挖下去的。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情描写,完成了补白。

2.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

如《草原》这课,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表现了蒙汗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课文的末尾提到,蒙汗人民热情连欢,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那么围绕这句点明中心的句子,师者启发学生你能想象,在斜阳之下,在茫茫的草原,两族人民是怎样话别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涵咏主题。

3.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如《儿童诗两首》一文中讲到“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课文中用到了省略号,此时无论是谁,思绪都在汹涌着,孩子会想些什么呢?请继续编织我的想象。

我们知道课文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把这些空白处,择要地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进行填补,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又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无中生有。”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挖掘、拓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动笔写写。总之,补白教学艺术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得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

(三)重组拓展――续写和改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材不少课文都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可引导学生不由自主的想象,令人回味无穷,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续写和改写。教材中有些古诗,故事性特别强,所以师者不妨改变一下文体,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尝试性的语言运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如古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课文是一首诗,但写的分明是孩童怡然自得,休闲自在的场景。这个练习让学生紧扣“笛弄晚风”“草铺横野”“卧月明”构思故事情节,写出牧童吹笛嬉戏,卧看月明的随意自在。

再如文言文《杨氏之子》,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品味语言——学写文言文,续写杨氏之子与孔君平之间的有趣对话。在写作中感知古汉语的形式,学习文言文既简洁又较隐晦的表达方法。这样的写作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让写导出心声,心理特点对接语言训练点,写出了实效。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应巧选读写结合点并科学训练,巧用文本,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引燃创造的火花,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从而提高他们写作能力,让习作从“小树木”走向“大森林”!

参考文献:

[1]白周彦.“读写结合”新认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12期

[2]钱梦龙.一条读写结合的“链索”——模仿、改写、借鉴、博采、评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

[3]白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续写改写仿写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续写,点亮课堂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