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2017-03-25郭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郭君

摘 要:阅读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已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如何深入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以贯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一个极具引导意义的探究方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明确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量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当在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让学生通过泛读理解诗词大意,并在学生泛读期间,适当穿插进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句子或段落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也能够通过仿写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对整篇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够体验文章中的所表达出来的情景,准确地把握文中蕴含的意思,能够揣摩文中运用的语言,同时也能够做出自己的鉴赏评价,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第一,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文章中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第二,要学生能够通过通读文章,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出文章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文章中能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第三,让学生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精读文章,能够仔细地推敲文章中精彩段落或者语句的意思和某一些词的用法,并且能够从多角度考虑,提高对文章阅读的鉴赏性和探究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性地去理解和思考,凡是学生自己思考后回答的,全部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究理解,变平时的分析理解为讨论后的争辩,变平时的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联系实际自我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学、思、问,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敢说敢想,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如在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用圈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并在课文两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让学生勾画词句,写点评,旨在交给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留出学生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新的思维;通过大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细分析,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这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让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四、技术助力阅读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化阅读难度,制作高效的电子课件,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通过播放音频、视频,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比如教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一课时,我们把文中相关素材做成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寂静的山谷,温情的小溪,五颜六色的石卵,慵懒的乌鸦,奔流的大江,欢乐的海洋……立刻把大家带到了文中,让没有见过小溪、大江、海洋的学生如临真境,融入其间,陶醉在一段段优美的句子中。比如,在《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延伸教学,用图片展示课文中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有了生动的现场感,使学生们不自觉地产生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运用这种拓展延伸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五、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

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而言,由于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的阅读要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并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例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体,阅读时应抓住其“六要素”,还要辨明记叙的顺序、寻找文章的线索;散文应抓住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来阅读;小说应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来阅读;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做客观说明的文体,阅读时应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在于分析说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说明的语言……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学生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指导。

六、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欢快而自由的氛围中主动阅读,在拓展训练中得到全面提升。为此,我们要加强实践与探索,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尚保叶.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2]刘红智.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唐芳兰.初中语文元认知阅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