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的立足点
2017-03-25彭永宁
彭永宁
【关键词】 班主任;班集体,养成教育;尊重;三位一
体;合力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35—01
一个好的班级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中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多变、不易控制,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谈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1. 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开学初,由于班级教室的重新调整,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塊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班组设置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立了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2. 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进入高一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要积级引导,大胆使用,定期培训,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通过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二、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1. 加大学习和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政教处执行《一日常规》,严格要求学生的仪容仪表,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
2. 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 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教育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三、突出重点,注重细节
班级管理应走简洁制度的路子。沉冗繁杂、朝令夕改的班纪班规都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班级整体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班级走上正轨前,班主任手把手地教,勤勉地督查,且责任到人,实行班干部分工管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协助管理,不出一个月,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习惯。制度不变,重点突出,狠抓学生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如自习、就寝纪律、迟到现象、清洁卫生等,然后要做的就是确立良好的班风,创建班级精神等进一步的工作了。
四、宽严有度,充分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我班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五、“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班级并不是班主任的班级,是全体同学与全体科任老师的班级,光靠班主任是管不好班级的,也显然是不够的,而要依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可以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和家长沟通,一方面通过家长可以尽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和脾气,另一方面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对学生多亲近、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多跟学生交流沟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引导、教育、疏导和关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