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房切除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分析

2017-03-25泽仁青措张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乳房乳腺癌

泽仁青措 张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医学的进步,使得众多乳腺癌患者获得了较高的5年存活率。因此,也给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乳腺癌病人长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和研究提出新的挑战。长期以来,医学工作者丢乳腺癌的治疗和研究更多关注在病因学、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抗肿瘤药物以及预后风险评估等方面。而对健康的另外一方面,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关注较少。近年来,心理因素对乳腺癌发病及治疗的相关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与癌症相关的心理痛苦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个体心理、社会或/和精神方面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既包括脆弱、沮丧、担心等政策的心理感受,也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社交孤立等心理障碍,以及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信仰冲突等严重的心理障碍[1]。本研究旨在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结合心理痛苦评分了解乳腺切除的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乳房切除的乳腺癌患者125例。纳入标准:临床和病理针对为首发乳腺癌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复发性乳腺癌;乳腺癌终末期危重患者;有精神方面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包括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籍贯、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医疗付费方式、病程、既往病史、家族史等。此外,问卷包括了心理痛苦量表(也叫心理痛苦温度计),以0-10分刻度表示,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痛苦程度越重,一般情况下≥4分认为严重的心理痛苦,即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痛苦程度,根据具体情况,本研究对痛苦体验内容进行了修改,心理痛苦体验包括抑郁、恐惧、悲伤、忧愁、依赖、社交困难、无助、对生活信心不足等,同时着重对家庭问题和经济问题作为重点考察项目。

1.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收回12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的12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在24岁-68岁(平均47.67±12.31岁),病程在1周到13.5个月。

2.2 心理痛苦相关问题调查

本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心理痛苦相关程度评价,125例患者痛苦评分详见表1,其中评分≥4分的有91例,占72.8%。

2.3 乳房切除患者心理痛苦体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3.结果

目前学者普遍共识,肿瘤是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80%以上的肿瘤与生活方式有关。在诸多因素之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乳腺癌病人心理问题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治疗疗效以及预后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国内学者对10年来有关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表明,合并精神创伤和不良性格者,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2]。Stevens等[3]报道乳房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女性感的削弱及性生活的损害,结果有近80%的患者完全停止了性生活。其它的心理影响包括情绪低落、很少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纳入了125例患者中,95%的患者表示畏惧性生活,80%以上的患者不愿意在公众场所参加群体性活动。结果说明,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并未因乳房确实感觉无所谓,二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女性体征的心理缺失,尤其在40岁一下的女性患者尤为突出。乳腺癌患者行乳房切除后,家庭和丈夫的支持是患者心理痛苦一剂良药。经过与患者交流,他们在面临如此重大的人生困境是,非常关注配偶在行动、物质、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并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是家庭、社会关系其他成员无法替代的[4]。当丈夫的表现与妻子的期待形成落差,会导致婚姻关系的敏感,从而造成对婚姻的前景和期望值降低,进而产生心理障碍。而配偶作为照顾者也承受比其他照顾者更高的心理符合。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配偶进行心理干預,在其照顾妻子方面给予指导。

本研究纳入的志愿者多数为有医保患者,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压力。众多周知,肿瘤的治疗费用原本就比较高,加上随着乳腺癌治疗方法、治疗药物的不断进步,医疗费用随之上涨。此外,是患者因为生病可能失去工作,在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自己为子女积攒的上学、结婚、买房等钱也不愿意拿来治病,也不想给原本不太富裕的子女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多数的患者表现为自责、内疚、轻生、绝望,试图放弃治疗等。因此,建议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涵盖乳腺癌等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力度,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类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的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体验,持续的高警觉和回避。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对病人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如疼痛、脱发、疲劳、便秘),同时也存在诸如闯入性思维、高警觉和回避等心理问题。本研究中的癌源性疲乏可以引起患者不悦甚至是厌恶的情绪,引起苦痛体验。患者往往会将疲乏程度与自身健康状况关联。同时,肿瘤患者往往出现严重便秘,这亦是多数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一个重要方面。脑肠互动学说认为,心理精神因素与便秘是相互作用的,精神因素导致情感中枢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而胃肠功能障碍反过来会导致情感中枢所控制的各种情绪出现障碍,心理精神状况与便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的疲乏、便秘等问题应对进行及早预防,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增强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4.结论与建议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患者与病魔长期斗争过程中遭遇的社会、躯体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交互作用引起的。心理问题不仅贯穿了乳腺癌发病和治疗的全过程,还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的预后,先进的治疗手段和理念也未必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不难看出,心理问题是独立于技术之外的。认识和实施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是一项必要的补充治疗措施,无论医学发展到何种高层次,心理问题将会受到医学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重视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辅导,对于提高乳腺癌整体防治水平,无疑是一条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合理规范的心理因素测试量表,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以期获得更为客观、准确和行之有效的评价乳房切除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案,配合患者和家庭更好的适应新生活。

参考文献:

[1] Jimmie C, Andersen B, Breadboard W, et al. Distress managemen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s].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2010.

[2] 阎子海,肖永红,张文杰,等.心理因素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748.

[3] Stevens LA, MxGrathMH, Druss RG,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s for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Plast ReconstrSurg,1984,73:619~628.

[4] Prstrang N, Barker C. The partner relationship in psychological response to breast cancer[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995, 40(6):789-797.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乳房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
乳房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乳房不对称 少女莫惊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女性乳房一边大一边小正常吗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