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急诊科的分级诊疗实施现状及其可行性探讨何丽莉

2017-03-25李楠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抢救室急诊科分级

李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生命的第一场所,是疾病种类比较混杂,管理任务比较繁重的科室,也是危重症患者入院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急诊患者的来诊通常具有难预见性,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样,而且复杂多样,预检分诊是第一关,如果预检不足,或者过度预检,都会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出现拥挤的现象[1-2]。传统的分诊方式主要是按照挂号的先后诊断,新的采用分级诊疗的方式,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评估分级,安排就诊的先后次序,保证危重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2月的120名儿科急诊患者,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120名儿科急诊患者,排除精神异常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方式以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诊。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级,将患儿分成五个级别,红、橙、黄、绿、蓝,红色(Ⅰ级)为濒危病人,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呼吸衰竭、休克、惊厥、昏迷、全身过敏反应等,需要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干预措施,就诊地点为抢救室,给予立即安排患儿入室抢救,立即呼叫医师接诊。橙色(Ⅱ级)为危重病人,病人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到Ⅰ级,或者可能导致严重致残的患者,就诊地点为抢救室,患者五分钟内入抢救室并给予监护,十分钟内安排医生接诊。黄色(Ⅲ级)为急症病人,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者严重致残的迹象,就诊地点在诊断室,病人在黄区候诊等待,三十分钟内安排进入诊室就诊。绿色(Ⅳ级)为次急症病人,患者有急诊情况,但是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有惊厥病史,同时有发热者优先就诊,持续高热不退(四小时内服用退烧药体温仍然大于39度)需上调一级,就诊地点在诊断室,在绿区候诊等待,1-2小时内安排进入诊室就诊。Ⅲ级和Ⅳ级病人安排到黄色和绿色区,并做好解释与候诊期间的定期反复病情评估,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更改就诊区域与就诊顺序。每班下班前对本班分诊情况统计,记录急诊总数及Ⅰ级,Ⅱ级,Ⅲ级各级人数。蓝色(Ⅴ级)为非急症病人,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者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就诊地点为诊断室,患者在蓝驱候诊等待,需至少等待四小时以上,才能安排进入诊室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对病情的识别、就诊秩序、提供抢救措施等,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进行计数资料间的检验,计量的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病情轻重分级诊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传统分诊的对照组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3.讨论

急诊分诊诊疗是通过对患者的主诉、以及观察整体状况、呼吸做

功、皮肤循环从而快速进行综合评估并分级,再依据患者级别安排就诊地点和时间,确保能在最短时间里合理安排医疗资源,缩短危重病人的就诊时间,减少部分潜在危重患者因未分流至抢救监护区而引起的医疗风险;而部分不需要抢救监护的患者反而分流至抢救室造成过度处理,医疗资源的浪费。分级诊疗能够有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按照病情的轻重有序就诊,使病情危重的患得到优先抢救,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3-4]。本次研究显示,分级诊疗的观察组患者,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前,受医疗条件、各种制度的影响,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有限,要完善相关机制,积极推行分级诊疗。

综上所述,医院急诊科的分级诊疗能够为危重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分级就诊将不同级别的病人區别开,使患者能够有序就诊,避免了交叉感染,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程得龙, 邱建清, 吕毅,等. 分级诊疗前某市各级医院急诊科现状调查与分析[J].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2016, 33(3):127-130.

[2]马婷, 马红, 白光英. 急诊科分级诊疗护理的优点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3).

[3]高建清, 邱丽蓉, 雷艳容,等. 分级诊疗在中医院门诊实施与现状调查研究[J]. 医药前沿, 2016, 6(15):347-348.

[4]何思长, 赵大仁, 张瑞华,等.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 现代医院管理, 2015(2):15-18.

猜你喜欢

抢救室急诊科分级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探讨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抢救室滞留患者交接单的设计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内科抢救室急症患者特征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分析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