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不要忘『术』
2017-03-24汤生玲
汤生玲
职业技术教育不要忘『术』
汤生玲
当下人们常说的职业教育,其实质内涵与国际上通称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基本是相同的,技术本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但由于长时间习惯性简称,使得技术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鲜被提及。加之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仍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把知识传授作为核心要务,甚至有相当比例的教学内容也与普通教育相似。
事实证明,青少年个体因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所处客观环境的差异,他们所形成的对外界事物的兴奋性和关注度是不同的。普通教育中我们惯用一把尺子量出所谓的“学习成绩”,实际上仅反映了学生成长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很多方面,甚至是重要方面。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青少年个体情智发育的内在需求,因此它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诸如“双元制”“学徒制”等现代职教模式,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遗憾的是,我们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是选对了门,但走错了路,在学业上本应“另辟蹊径”的他们,依旧被数学、外语等课程所困扰,他们身上蕴藏的许多优秀潜质并未得到应有的挖掘,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纵观国内外很多工匠大师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他们的基础教育和专业理论功底并非多深多厚,但他们凭着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对岗位的坚守,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终成正果。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匠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不能重学轻术,更不能有学无术。现代职教经验表明,无论哪个国家,何种模式,其核心要义中无不凸显实践。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也在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但由于产、学跨界政策壁垒重重,难以见到实质性突破。目前校企合作呈现学校这头热、企业那头冷的窘迫局面;工学结合也多因职业学校条件所限而流于形式,要么是走马观花的大班现场观摩,要么是在教室或实训室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对于学生形成技术技能没有太多帮助。
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主要是靠记忆和理解,技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则需要循序渐进,逐步体验实践过程。因此,职业教育要把重心放在“育”上。一是做“足”,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将实践性环节纳入课程管理体系,严格按时间和规律把握顺序,安排足够的教学时数,避免实践教学缩水。二是做“细”,根据培养目标标准,将知识单元和能力模块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改变目前实践、实习按周或月甚至按学期计算的粗放管理状况,确保实践训练不走过场。三是做“实”,要按课程管理的要求落实学分、学时,落实经费保障,落实师资配备,特别是行(企)业兼职师资的配置。四是做“新”,要尽可能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所训练的技术技能与职业能力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打破以试卷形式和理论内容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逐渐建立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河北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