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取之美:进取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涵

2017-03-24袁宗金

江苏教育 2017年60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美学美的

袁宗金

进取之美:进取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涵

袁宗金

分析教师进取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涵,从理解生命、生成教育、超越自我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进取之美。

进取之美;教育生命;超越自我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快乐。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它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就是一种进取,教育是在享受中进取,在进取中享受。

一、进取的生命意义

生命个体的存在仅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只有当人追寻意义时,赋予意义的生命活动才是属于人的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教师职业应该是能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因为它关注人的生命的创造。观察教育场域,教师大略可分为四类:有进取之心及教育专业性(有心也有能),有进取之心但教育专业性不足(有心无能),有教育专业性但缺乏进取之心(有能而无心),既无进取之心也无教育专业性(无心也无能)。

第一类教师,兢兢业业,会为学生的学习全心奉献。第二类教师,能给予学生关怀与照顾,激发学生的生命与热情,但专业能力缺乏,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第三类教师,能有效运用教育专业帮助学生学习,但因缺乏教育热情与使命,容易将精力聚焦于学业成绩与升学,会成为很好的教书匠。第四类教师严格来说是不合格教师。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递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教化与影响人心。因此,教师肩负经师与人师的责任。在教师的生命体验牵动学生生命体验的瞬间,教育就开启了转化学生人生的契机,也开拓了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新气象和新希望。

二、进取的美学意涵

从美学的观点看来,教师的工作“如诗如画”,充满了美感。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画面的形态、色彩、构图、神韵,都可以让观赏者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诗的情感、意境,语言的节奏、韵律,也往往能让读者产生较其他文学样式更深远、更令人激荡的情感体验。教师用青春,用人生的黄金岁月,在那“画卷”上,在那“诗篇”里,绘上了最鲜明的色彩、最美好的形象,写下了最灿烂的诗句、最动人的话语,那里面浸透着教师对学生的情和爱。从生命美学的视角考量,可以将教师专业生命之美理解为对“人”的生命的欣赏、舒展与超越,最终达成守望教师精神世界的夙愿。

生命美学便是引导生命变化,使平凡的生命变得不平凡的途径,是每个人都需要追求与学习的生命最高境界。教师的职业是普通的,普通得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却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的职业是默默无闻的,一介书生,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忙碌……如同一棵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没有荣耀,却构成了绿色大地上不可缺少的美妙音符。一位教师曾经写道:听着孩子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浸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教师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富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成功,他们拥有的是对教育的深刻的洞察,拥有的是聆听花开声音的心境。

三、进取之美的体现

(一)理解生命:教师职业进取之美的应然追求

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在讲台上“站立一生”,其形象就像一棵大树——粗壮的树干指向蓝天,茂盛的树冠浓绿而又鲜亮。教育是生命感动生命的过程,一旦触发学生的情绪与感受,他们学习与改变的可能性将随之提高,也能在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当传递的学习信息能引发情绪时,学习者对于信息的接收与保存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展现其学科专业性,并对学生与教育怀抱关爱与热忱。

现实中常有两类教师,一类是把教师当职业的“生存型教师”,另一类是把教师当事业的“生命型教师”。生存型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无可奈何的选择,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什么意义和追求。这种教师只会敷衍地应付工作,对教学、对学生不会有太多的热情和投入,甚至会误人子弟。生命型的教师把教育看作可以终身托付的事业,对教育充满着无限的敬意和热爱,把学生的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在平凡的课堂中体验人生、收获人生。

课堂能否成为教学的生命土壤,取决于教师的努力,取决于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和现实的素质。好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就需要教师的审美创造。要使学生有生命活力,教师首先要有生命活力。要做一个乐观向上、情绪积极、心态阳光、充满青春和朝气、具有创造力和个性的教师。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二)生成教育:教师职业进取之美的内在根据

教师职业的进取之美不是自己预设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是在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成就的。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生成性特征,使得教师在面对教学活动时要以极大的智慧和创意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教学不应该像打棒球,教师在讲台上将“球”投向学生,再看学生能“击打”出什么成绩。教师应该像是在玩飞盘游戏,期盼学生能掌握你说的概念,并将之化为自己的行动。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其潜能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教师在教学相长中突破学生的学习困境,教与学在一段生命历程中相互成就。

通过生成教育活动,教师品悟课堂的本质、学生的特征、教育的内涵、职业的要求,品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使命。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如莲,展开是一朵花,凝集为一枚果;教师如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在成就生命中享受着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一路的幸福体验。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展现,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活跃与特殊,启动了教师的开放与弹性;当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爱、依恋、维护的家园时,教师的审美创造之光便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三)超越自我:教师职业进取之美的动力需求

进取之美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创造并通过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创造。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教师们,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坚持的崇高;那些甘守教职的教师们,正在同社会的无知偏见和畸形观念进行激烈的斗争,其最终结果是精神的升华和飞跃。

教师所具有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本性,推动教师实现作为人的生命价值;教师亦应当帮助学生及他人寻找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学会选择人生道路。由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来面对挑战,不断充实教学知能。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定会对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献身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上升到帮助人类建立基于共同文化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那么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教师职业的超越之美。

教师,绝不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获取生命的升华和人生价值的永存;教师,不是“苦行僧”,而是安贫乐道的乐观进取者,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是美的播种者……

G712

A

1005-6009(2017)60-0014-02

袁宗金,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幼儿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