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教育”:为学生生命加设一道“安全阀”

2017-03-24冯卫东

江苏教育 2017年87期
关键词:李老师危险班主任

冯卫东

·评析·

“危险教育”:为学生生命加设一道“安全阀”

冯卫东

要使学生安全地生存和生活,除了要对他们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还要适当进行“危险教育”,包括“关于危险的教育”“规避危险的教育”和“挑战危险、超越险境、砥砺勇气”的教育。“危险教育”能使学生增强身心伤害修复力,进而获得更大的安全和更好的成长。

学生安全;职业责任;危险教育

有青年教师称李老师为“女神”,我则称她为“女神级大教师”。但李老师肯定不是神,也没有谁是神。不是“神”的李老师,亦有作为教师的“软肋”,她也会碰上意料之外的事故,遭遇措手不及的难题。李老师讲自己60年班主任生涯中几个不同时期班级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讲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自己所做的努力,讲自己各种小心却依然会出现“小不幸”后自己的情感体验,等等。从中我们看到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真实而丰富的心灵生活,看到她 “把责任往肩上扛”的担当自觉,以及尽心尽力履职和事必有思、时有所进的生命状态,看到她作为学生的“替代父母”所显现和闪烁出来的人性光辉。

当然,在这些背后,上述故事还启示我们——

其一,教师必须保持必要的职业焦虑感,要有适度的“不放心”,唯有如此,他的工作才能做到令学生悦服、叫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地步。一句话,“不放心”才能“求放心”。

初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行为模式尚未定型,行事的不可预见性亦较强,有时真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真是“高危行业”,教师真是“高危职业”;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承认、坚信“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之同时,还要对它潜在的危险、威胁和其他种种不利因素保持必要警惕,形成随时(可以)应对的意识、习惯与能力。教育的诗意性与教育的现实性、受制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倘若不能对后者进行有力应对、有效化解,那么前者也必然失去存在的条件、依据和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生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得到必要保证,其他所有教育理想都将化作乌有。“安全”是我们工作的坚实起点,是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坚定步履,是教育走向“诗和远方”的前提,也是为之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教师只有秉持如履薄冰的不安全感,才能加大安全系数,增强安全感。

其二,教师不尽心尽力,必然问心有愧;教师尽心尽力了,也未必问心无愧。每一名教师都要葆有一颗“生(学生)有未成愧俸钱”的朴素教育心。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曾写下 “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诗句。(大多)教师是国家干部编制,也属于广义上的“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如果工作失职了,使学生未能成为他所应该也可以成为的有用之材、国家栋梁,那就应该有抱愧之心、羞愧之情。可我经常听到,有教师面对一些(看似)“不成器”的学生,只会“浩叹”一声“我已经尽力了”。不敢说,他们中没有真正尽心尽力的人,却可以说,他们中必然有未能真正尽心尽力的人,甚至占多数;另一方面,“心力无有穷尽时”,教育的真正成功往往就在我们“再来一次”的努力中,在我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持里。我以为,每一个教师都要少说“尽心了”,慎言“尽力了”,只有少说慎言,才能多行巧为,才能成就更多的学生,成就他们更大的美好。

李老师无疑是尽心尽力的。早该颐养天年的她还在坚守三尺讲台,乐做班务工作,把自己的心力使到尽处,用到极致。李老师曾在多个时期、多种场合誓言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教师,这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但从来没有听她说,自己尽力了,自己无愧了,她的行为、故事和言说中时时流露出真心的反思、真情的愧疚。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反思生不满,愧疚有动力,正是这些推动她的工作不断向着“止于至善”的境界靠近。从小处说,也使她在班级学生的安全管理方面做得更审慎、精心,也更有保障一些。

其三,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善于借力,巧于组织,对班级学生进行情境多种、形式多样、体验多元、效果多有的“危险教育”,为学生生命加设一道“安全阀”。

“危险教育”是我根据“灾难教育”仿造的一个概念,具体指“关于危险的教育”“规避危险的教育”和“体验危险、超越险境、砥砺勇气的教育”等。每个学生每天都面对着这样或那样的危险,他的生活里都潜伏着这样或那样的威胁。班主任“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这就必须进行“危险教育”。

显然,“关于危险”和“规避危险”的教育,李老师做得都比较到位。譬如雨天骑车,譬如过十字路口,也譬如上下楼梯,她和学生讲清道明其中有哪些危险,又如何尽量避免和化解。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也意识到类似教育不可或缺,将之“提到议事日程”。

这些当属“以守为攻”之举,它们固然重要,但还不够,我们还有必要“以攻为守”,适当置学生于险境而后长(成长),这就是前面所说“危险教育”中的第三种情形。在事故责任分割乏据、学校或教师常常是“无限责任公司”、许多人视担责为畏途的当下,如此的教育少之又少,它使得很多学生(包括教师)面对猝不及防或常规常态的危险,无计可施,无路可逃。我们每每在貌似无任何危险之虞、极其安全的环境中窒息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探索的热情和冒险的勇气,而此种“安全”之境实则置学生于种种(更大)危险的边缘。正如《光明日报》2014年儿童节发表的《孩子,我们该怎么爱你》一文所说,“温室花朵太脆弱”,“棉花做屋也危险”,“经历害怕才不怕”,现在,到了让学生们适度履险、尽力自救、学会果敢的时候了。“遇险”了,他才能“自护”;化解了,他才会“有门(儿)”;害怕过,他才会勇敢;见识过,他才能笑对……在有可能动辄得咎,或有一点冒险之举便若舞于刀尖的当下,只要我们多借“他山之石”,多动脑筋,多加尝试,一定会为自己拓开一点或更大的“自为空间”。

儿童安全问题专家乔·弗罗斯特说:“合理的冒险和探索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十分有益。”最近二十多年来,李老师无数次带领学生远足、游学,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拓展训练,现在很少看到有班主任像她那样,和学生一道登高山、涉大江、入幽洞、览胜境……比起过去,一届届学生却更安全了,身心伤害修复力更强了,更能经风雨了。莫非她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已然渐渐生成了和发展着“危险教育”的意识与智慧?也或许,我有关“危险教育”的朦胧意念及其后来日益清晰的思考正是受她启发。是的,一定是的。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危险教育”吧,这将可能使我们“化险为夷”,变“事故”为“故事”!

G451.6

A

1005-6009(2017)87-0068-02

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0)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李老师危险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该得奖的李老师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宠物难伺候
喝水也会有危险
舍不得您,李老师
班主任
拥挤的危险(三)
李老师的心事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