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培养“完全之人物”
2017-03-24江乐
江 乐
也谈培养“完全之人物”
江 乐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人,班主任应该始终牢记“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教育的使命,致力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完全之人物”。培养“完全之人物”,班主任需要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需要有私人定制的班本课程,需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需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只有心中装着一个大写的“人”字,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全面发展;教育智慧;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师生关系
王国维先生在 《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是完全之人物?……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完全之人物”,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所有教育人的美好追求。但是,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是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吗?我们的孩子离“完全之人物”究竟还有多远的距离?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生命的蓬勃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的人生。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笔者经常勉励自己:教育,只有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儿童立场,坚持正确方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只有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教书育人”的责任,无愧于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期待。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完全之人物”?笔者结合自己的带班实践,有如下思考:
一、培养“完全之人物”,需要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受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发展状态也是迥然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班主任面对的是性格不同的学生,每天处理的都是琐碎细小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时,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需要“和风细雨”,有的学生需要“暴风骤雨”,有的学生需要“旁敲侧击”,而有的学生只需要“静等花开”……在实践中,我们应了解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及其原因,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要求整个班的学生整齐划一,不能拿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人的手指伸出来都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呢?只有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是一种了不起的教育智慧,只有教育的大智慧才能促进学生成为“完全之人物”。
二、培养“完全之人物”,需要私人定制的班本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成为“完全之人物”,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校本课程,拥有符合学生兴趣、提供学生选择、丰富学生经历和视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独特教育价值。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组成完全不一样,智能优势也是因人而异,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与追求的差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学生在智力、情感、道德、社会和身体等方面才能得到适切的发展。所以,现在很多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开设了丰富而适切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笔者的学校也开发了很多贴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如书法、足球、围棋、武术、二胡、国学经典等。经过教师们的精心开发和不断完善,这些校本课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应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班本德育课程,构建课程菜单,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而且不仅“吃得饱”还能吃得香。相信多元化的班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能找到学生成长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完全之人物”,需要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
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智育,更需要德育。班主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育德,不断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实践证明,活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十分显著。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活动的效能,舍得把时间留给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地参加各类活动,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都较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得到保护,各项智能得到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唤醒自己,完善自己,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只要我们把学生的分数放到第二位,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我们的教育就会收获更多的美好。
四、培养“完全之人物”,需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形象,与学生一起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把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同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 “平等交流”,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其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尊敬,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身心愉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创新的品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把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放在第一位,不仅注意保护学生的心理不受到伤害,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注意晓理、动情、导行的巧妙运用;善于运用教育机制,把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可贵品德展现给学生,以触动其心灵,引导其思想,鼓励其不断进步,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深知教育是复杂的,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班主任的心中要始终装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着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方能实现培养“完全之人物”的目标。
G621.5
A
1005-6009(2017)87-0052-02
江乐,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江苏江阴,214400)副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