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打造活泼泼的科学课堂

2017-03-24

考试周刊 2017年84期
关键词:擀面杖斜面支点

陆 艳

以生为本打造活泼泼的科学课堂

陆 艳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应该首先做到尊重学生,以生为本,试着蹲下身子,用学生的眼睛去审视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聆听心声,用学生的心智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赋予教育“活泼泼”的属性。

以生为本;活泼泼;科学课堂

什么样的教育是“活泼泼”的呢?商友敬教授在书中写道:“如果把教室比做渊深的流水,老师们带着孩子在水中欢跃;如果把书本的知识比做渊深的流水,读书人则如同跃动的游鱼;如果把现实的生活比做渊深的流水,每一个大活人都是江河中自由自在的鱼儿……”这样的教育就是活泼泼的。

本文主要结合日常的科学教学,谈一谈对以生为本,打造活泼泼的科学课堂的思考。

一、 活泼泼的课堂跳动着快乐的音符——站在学生视角,创设快乐的活动

很多时候,教师总想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在追求课堂容量、质量的同时,却容易忽视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快乐。潘光旦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像小鱼那样在池塘中快乐地游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最本真的快乐,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顺应天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尝试着站在学生的视角,为他们创设快乐的活动,只有这样,科学课堂才会是活泼泼的。

二、 活泼泼的课堂洋溢着自由的气息——解开学生束缚,引领自由的探究

《蜗牛》一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观察蜗牛的活动是他们喜欢的。但是,由于他们刚刚接触科学课,很多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于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让学生在教室内观察。我认为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生才能更自由地观察,也才能更亲近自然。在教学中,我通常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进行自主观察,同时也为各小组提供观察单,提示观察重点,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观察中的新发现。这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能关注重要的问题点,而且也能在较自由的氛围中自主关注感兴趣的方面,他们的观察热情被大大激发,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观察发现的快乐。

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大自然就是最大的资源优势。例如在观察油菜花、蚯蚓、蚂蚁等活动时都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一步体验感受探究的快乐。如闻一闻油菜花,不小心变成了大花脸(鼻子沾上了花粉)、挖一挖蚯蚓,不小心弄断了蚯蚓,却意外发现蚯蚓具有再生功能等等,自由的探究虽然会出现一些“意外”,但也正是这些意外,让探究更接地气,也让探究更显乐趣。看似乱蓬蓬的自由,实则却遵守着一种秩序。

三、 活泼泼的课堂充满着丰富的体验——运用多种方式,营造丰富的体验

1. 在亲身活动中充实体验。如学生在模拟“太阳系”活动前,普遍认为八大行星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而当他们真正去体验、模拟时,才会发现这种原始的认知是片面的,宇宙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八大行星的位置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而可能在其绕太阳公转的任意位置上。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拓展。

2. 在模型应用中深化体验。以《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脊柱,我在教学中出示人体骨骼模型,请学生在人体骨骼模型上摸一摸脊柱,进而再摸一摸自己的脊柱。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型的呈现,让学生对于脊柱的认识逐步深化。

3. 在信息技术运用中创新体验。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帮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更多未知的世界。如借助“Google地球”从宇宙俯瞰地球,通过位置设定,可以浏览祖国各地的地形地貌,山地、高原、平原、沙漠、海洋……在相貌组合活动中,还可以运用相貌组合软件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相貌组合体验活动,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忘的。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还有更多有趣的互动体验,如投票器的运用、pad连线、3D打印等等。通过这样的体验,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震撼,而且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创新体验。

四、 活泼泼的课堂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营造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

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学生在判断擀面杖究竟是不是杠杆时遇到了困难,以下是某组学生交流的记录。(例1)

A:擀面杖是杠杆吗?

B:找找看它的三个点,有用力点,也有阻力点,支点在哪儿?

A:支点不知道在哪儿,怎么找支点?

C:支点是指支撑杠杆,使其能够围绕着转的点。

D:哪里是擀面杖可以围绕着转的点?

B:好像没有。

A:恩,是没有。

B:可是,一根木棍怎么是杠杆呢?

D:那擀面杖应该也是杠杆吧。

A:书中说的木棍是撬棍,下面是垫了石头的,是不一样的。垫了石头的地方就是支点了,如果擀面杖下面垫个东西,那就有支点了。

D:那到底擀面杖是不是杠杆?

B:应该是下面不垫东西,擀面的时候是杠杆,如果用它来撬东西,在下面垫了东西,那就是杠杆了。

A:我觉得光拿一个物体要判断它是不是杠杆是不太合理的,应该要看,我们用它去干什么,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够判断出它到底是不是杠杆。

……

再如在教学《斜面》一课时,各小组都收集到了相应的数据,并且得出了结论,以下是各组的汇报情况。(例2)

组1:我们的结论是,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组2:我们的结论更完整,应该是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

组3:我们的见解和第二组一样。

……

组6:我们觉得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这半句话是不对的,因为坡度为90度时,我们就是竖直提升物体,此时是不费力的。我们觉得可以这么改:当斜面小于90度时,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少,斜面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

例1呈现的是小组内的思维碰撞,例2呈现的是组与组之间的思维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参与过多,只需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组内、组外的思维冲击,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形成更为完善、扎实的认知。而思维的火花也在自由的碰撞中能得到迸发,进而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陆艳,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猜你喜欢

擀面杖斜面支点
斜面之上探动能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给自己一个支点
巧用擀面杖治落枕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一题多变 搞定斜面上的运动
最有型的擀面杖
擀面杖赶走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