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天宁之路”

2017-03-24林闽钢

中国民政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行动计划居民

林闽钢

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天宁之路”

林闽钢

林闽钢本刊专家委;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平台,是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类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矛盾的集聚点、各种政策的落实点。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可谓“社区安则天下安,社区和则天下和”。

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千头万绪,重在筹划,重在突破。2014年1月,常州天宁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从区情出发,紧紧围绕“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实验目标,作了很多的“实验”,收获不少。一是成立了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形成区委统筹谋划、各部门协同参与、街道具体实施的社区治理体制;二是着力构建群众需求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灵活高效的三社联动机制;三是通过全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效增强了社区服务能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构建了社区共治共享的良性社会生态,走出了一条具有天宁特点的社区发展道路。

我曾多次调研天宁区的治理与服务,感觉“天宁模式”确实有独到的地方,概括起来具有“五个一”:一是有一个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社区工作委员会);二是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五大行动计划”:社工队伍发展行动计划、社会组织培育行动计划、社区服务数字化行动计划、社区和谐促进行动计划和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行动计划);三是有一个领先的信息化平台(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四是有一支规模大、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五是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一个“力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服务向基层延伸、资源向基层集中”的发展态势,社区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大大提高,社会和谐、社区善治的景象不断呈现。

社区之间不仅千差万别,社区内部也是各有千秋,打造“盆景”容易,整体推进则最难,需要精心谋划,需要稳步推进。天宁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整体推进,具有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是:

(1)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居民的满意度作为社区治理好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源头上主动发现和及时回应社区居民需求,敢于面对问题,积极化解矛盾,把社会治理的关口前移,不断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以社区居民利益和社区居民期待来倒逼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管理改革,倒逼社区治理和服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2)优化治理结构,构建社区多元共治共享格局。天宁区长期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其引领、统筹、协调的功能,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引领社区居民自治、统筹调配社区各类资源,及时获得和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需求。大力培育和提升居委会自治能力,为具有不同特长和资源动员能力的居民充分参与社区事务提供参与渠道,促使社区事务的协商解决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组织培育、人才培养、项目发展、标准建设、保障服务、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建立居民生活共同体,形成社区自治氛围,营造温馨社区大家庭。

(3)建立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效能,实现社区融合发展。天宁区特别重视社区治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借鉴“互联网+”思维,在“三社联动”的基础上,打造“社区+”平台,融合“三社”等资源,打破了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服务效能得到较大提升。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丰富、均衡的社区服务,也使服务形式和内容更为多样,增强了对居民的回应性,实现了“整合、联动、增效、为民”的社区融合发展新态势。

社区虽小,但舞台很大;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创新虽难,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易!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行动计划居民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石器时代的居民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