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17-03-24肖枫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校教学

摘 要:目前,体育舞蹈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单纯的体育教学和单一的舞蹈教学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体育舞蹈教学是将两者相互融合到一起。将心理暗示方法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对于学生个人素养及体育精神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就此本文展开详细讨论研究,以此为其具体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校教学;体育舞蹈教学

就目前而言,我国越来越多高校相继开展了体育舞蹈科目,将其隶属高校体育教学范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适应这一新学科的教学要求,心理暗示逐渐被应用于该科目日常教学活动中。心理暗示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的问题

1.1 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体育舞蹈科目,同时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渐将心理暗示方法应用于该科目的日常教学中,但过于形式化。受传统影响较严重,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难以改变自身的陈旧观念,教学方法也多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同时又由于高校教学制度相对来说较为松散,日常学习多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很少监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等,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对于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作用。

1.2 学生学习态度懈怠

就目前而言,我国各大高校扩张现象比较明显,本科大学生招生率逐渐上升。但是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并没有健全完善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管理不严、每学期仅是通过期末成绩考核作为一切衡量标准,无论是从高校教师的观念来讲还是学生个人观念来讲,体育教学均不被重视。教师对于体育课考勤情况考核不严,很多学生不认同体育舞蹈这一科目,男生更倾向于篮球、足球等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显然“舞蹈类”难以调動其学习热情,女生对于大部分体育互动兴趣均较低,很多学生到体育舞蹈课时多逃课、不认真听讲、不观看教师示范等,学习态度懈怠,学习成果不理想[1]。

1.3 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的关爱及合理教育方式是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关键部分,从上述阐述内容中能够明确受高校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管教过于松散,当前家庭在日常活动中也没有予以学生过多的关爱和引导。大多数家长还认为良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关爱,但是其并没有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去考虑,没有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内容及健康情况,导致学生厌学心理过于明显。

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 落实心理暗示教学方法

相比于其余的体育活动而言,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音乐领悟能力等,就于此不同学习能力及文化功底学生学习表现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部分没有舞蹈功底或者音乐功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躁等情绪,教师要落实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播放调整音乐节奏的方式对学生予以暗示。学生的情绪通常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当学生表现焦躁、紧张、不耐烦时,教师可以将音乐调整成舒缓的轻音乐或高山流水声等,就于此暗示学生放平心态,不骄不躁;学生学习兴趣不佳、音乐节奏反应慢时,教师可以将调整成快节奏或者重金属类音乐,通过强有力的节奏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共鸣,应用心理暗示方法教学能够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变化。

2.2 调整学生学习态度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要保证学生处于完全放松的心态接受教学活动。由于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导致其具体落实情况差,长此以往影响体育舞蹈教学在学生中的心里地位,很多学生不重视该科目的学习,使该科目逐渐变得边缘化。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之前,教师要与学生一同进行准备活动,这能够使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逐渐舒展,处于舒适的感受中,学生整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精神均会得到有效放松,这种情况下更易于接受教师的心理暗示。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予以心理暗示,多说积极向上、具有鼓励意愿的话语,对学生的心里活动进行影响,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乐于接受体育舞蹈教学并积极参与其中,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2.3 家庭教育合理化

家庭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家长除了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外,还要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予以关怀。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并组织多项不同种类的家庭聚会活动,可以是跟家人的聚餐休闲活动、跟朋友的聚会活动,也可以是与陌生人、陌生家庭的集体踏青及爬山等活动,通过这些互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通过户外活动参与对学生形成心理暗示,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对于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具有一定促进性予以。

3 结束语

将心理暗示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从学生、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入手,有利于达到该科目预期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及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汪慧.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心理暗示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F0003-F0003.

[2]张艺凡.探讨“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的正确应用[J].大众文艺,2015,(4):257-258.

作者简介

肖枫(1978-),女,湖北武汉,武汉工商学院,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高校教学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
利用积极从众心理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