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人品教育的重要性
2017-03-24张舒靳淑静
张舒+靳淑静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而人品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人品教育;素质教育
人品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在于“育人”,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品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品教育以学会做人为目标,只有认识到人品教育的重要性,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
一、人品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作为个体存在于整体中,而有些教育举措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人品教育的实施,能够让学生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提高。人品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人品教育对于构建良好的人品起到很好的作用。人品教育颠覆了传统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传统教育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发展。人品教育的开展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人品是一个人的最高层次的学历,在当今社会中,拥有高人品的人越来越少,在企业中对于员工人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人品人员又少之又少,因此要从学生抓起,制订新课程改革制度,促进学生的人品教育,使人品教育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品教育的实施策略
1.营造校园氛围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是学校以及社会的责任,学校应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完善校园的文化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在高雅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在人文环境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为学生灌输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核心价值理念;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通过班集体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的班级氛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人品;让关爱充满整个学校,为学生讲解助人为乐的精神,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社区做公益,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帮助他人的技能,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
2.课程的渗透
课程上,可以专门设立人品教育的课程,通过人品教育课程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人品教育,教师也要有较强的人品教育意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人品教育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培养了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也可产生互动,提高与学生的互动能力;通过课堂开展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例子,如清洁工人,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工作的不易,以后不会再乱扔垃圾,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将课程资源与现实实例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
3.制度文化
實行人品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去引导学生,从而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行为。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年龄、心理特征,制订对应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形成思想行为准则。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在班级评选出三好学生或者优秀学生,对学生加以鼓励,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在班级的行为有制度的约束,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应当耐心地讲解,对于有积极表现的学生,可以对其奖励,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树立教师榜样
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人品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的人品教育离不开人品优秀的教师,人品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与教师达成了信任的关系,使得学生喜欢所在的班级、所在的集体;教师与学生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的权威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开展人品教育。
人品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人品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人品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个环节,才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准备。对学生的人品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峰秀.彰显中国古代绘画思想中的“人品”在当代课堂中的教育价值[J].大众文艺,2015(1).
[2]梁贵红.推行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优秀人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
[3]钟伟涛,王庆林.从中国传统教育看人品塑造工程的理论依据[J].学理论,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