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中两类常见问答题的解题对策
2017-03-24李铁秋
李铁秋
近年来,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解题能力的考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解答主观题缺少思路和方法,得分率较低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主观题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给学生哪些解题方法,这是教师不容回避的课题。而近年来,原因类和意义类试题是政治高考中常见的两种题型,就其解题对策介绍给大家,以便参考。
一、原因类
1.解释说明:答案的要点与设问的对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在试题中设问形式表现为“为什么”“必要性”“理由”“原因”“依据”等。
2.解题对策:
(1)解题要求:①明确设问规定性,确定学科角度;②根据设问词,全面思考,拓展角度;③结合教材和社会环境,充分说明;④讲求顺序和条理,规范作答。
(2)解题方法:
“两性”分析法
必要性:理论依据+事实依据——引起者
重要性:作用、意义或危害、后果——被引起者
(解答顺序:先必要后重要,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
3.例题解析:
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范围。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相关决定。2012年,20几个省(区)、直辖市公安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2013年,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工作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相关规则,在获取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1)必要性(理论依据)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②法律规定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合法权利。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2)重要性(意义)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二、意义类
1.解释说明:对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重要措施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事件等加以分析,根据角度的要求得出积极的影响。一般用“××学科意义”“对××有意义”或“积极作用”等连接。
2.解题对策:
(1)解题要求:①明确设问规定性,确定学科角度;②全面、多角度思考,防止片面性;③材料与课本、时政结合;④讲求顺序、条理,规范作答。
(2)解题方法:
“两体多角”分析法
①“两体”:主体分析:明确内容即是什么;②“多角”:客体分析:确定角度即对什么,如属于有特定客体应多角度分析,如属于无特定客体应从国家、集体、个人三个角度分析。
3.例题解析:
例1:某国P汽车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创建了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2013年汽车销售达五十多万辆,连续几年获得本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冠军,连续多年成为本国最大的轿车出口企业。多年来,该企业已经使一百多万消费者圆了轿车梦。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
(1)主体分析:自主创新
(2)客体分析:有特定客体——企业
①产品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打造自主品牌。
②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
③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例2:2009年春节前夕,S市政府为拉动内需,市、区财政拿出1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对企业退休下岗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在校学生发放100元消费券。市民用这些消费券,可以购买家用电器、报纸杂志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到本市各大景点旅游等。
结合材料,简述S市政府发放1亿元消费券的经济意义。
(1)主体分析:政府发放消费券
(2)客体分析:无特定客体
①国家: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企业:扩大企业销售,缓解滞销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③居民:提高居民福利,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改善居民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总之,解答政治主观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牢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相信会帮助考生增强解题能力,提高得分率。作为学科教师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和探索,善于研究和整理,相信也会总结出很多解题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發挥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