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迁移
2017-03-24饶永东
饶永东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较多,而教学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加强课外迁移,可以有效地弥补初中语文教学的这一不足,因为课外迁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主题,体会作者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链接作家作品、了解创作动机,阅读类文作品、探究文章主题,参考名家点评、把握艺术特色,开展写作训练、提升写作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课外迁移,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外迁移;教学目标
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它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课外迁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能够由此及彼地将课文中的知识迁移、拓展到课堂之外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信息的归类整合。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为迁移而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重视课外迁移,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迁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链接作家作品,了解创作动机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总是出于某种目的,或者心中有所郁积,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种思想需要传达,或者要赞扬或批评某种现象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作家的创作动机。若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品主题,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这就需要熟悉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内容,如作者的出身、成长经历,思想的萌芽发展变化,以及他与现实的各方面互动如何影响了作品。而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既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留在课后。教师在教学新课前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工具书或互联网对作者和作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了解作者的人生遭遇和经历、所处的时代、写作的风格以及主要的成就,熟悉作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学习新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新课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参考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作品。如在教学《杜甫诗三首》时,让学生课前了解杜甫的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就很容易理解其诗歌语言的沉郁顿挫,意象选择的个性化,内容描述民间疾苦,抒发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可以在教学完成后,让学生查阅杜甫写这三首诗时的年龄,学生就不难理解《望岳》中热情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时,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就能体会《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就容易明白《石壕吏》中诗人在赞美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的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暴。总之,学生通过课堂之外链接作家作品,可以比较清楚、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加强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入体会。
二、阅读类文作品,探究文章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指的是作者通过全部题材的叙述和描写,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或所透露的一种情感和意向。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对重点语句的赏析等,提炼出文章的主题,基本上让学生明确主题的方向。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题,牢固掌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必须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类文。所谓类文,是指作家或读者创作的与课文内容相类似或相关联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著名作家创作的,有的是一些读者阅读后有感而发的;或写同一个人,或写同一处景物,或论述同一个问题,或表达同一种情感,或揭示同一主题。学完每篇课文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类文作品,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朦胧到清晰、由浅显到深入地理解文章主题。如教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后,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戈洛瓦诺夫为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一书所写的序言——《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还有《卢梭爱情教育》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给她女儿的另外两封信。当学生完成这些类文阅读之后,其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会上升一个台阶,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对爱情真谛的思考会更深入、更理智。
三、参考名家点评,把握艺术特色
评论性文章是指针对材料提出话题、论证或者评论话题,然后给予总结或提出解决办法的文章。评论人一般站得较高,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往往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经过广泛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或由名人名家、权威专家、专业文学创作者所创作,是一些堪称经典的文章。对这些文章,很多名家阅读后都会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评论,并且留下了许多评论性文章。这些评论文章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点评,因此,参考这些名家点评,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采用的艺术手法,更有助于他们提升归纳概括能力,触类旁通。如学完《核舟记》后,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我国著名元曲研究专家隋树森的《〈核舟记〉赏析》和上海市特級教师鲍志伸的《琐谈〈核舟记〉的写作特色》。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把握文章描写细致、层次井然、富于想象的写作特色了。又如学完《最后一课》后,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柳鸣九的《小中见大、高度精练的范例——读〈最后一课〉》和刘宪章的《〈最后一课〉分析》。学生可从中准确把握文章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出色的心理描写以及“烘托”和“重复”手法的巧妙运用等写作特色。经常参考名家点评,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终身受益。
四、开展写作训练,提升写作水平
学习是为了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他的论述揭示了读与写的关系,说明了从读学写的必要性。“范文制度”下的“文选型”语文教科书,本的是“取法乎上”的精神,它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以供学习者讽咏、研习、模仿。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绝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其中典型的句式、精彩的段落、生动的修辞、丰富的表现手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最好范例。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从中总结出课文的写作特色,并迁移发散运用到写作训练中。课文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布置课后写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仿写结构,可以仿写开头和结尾,可以仿写修辞运用,也可以仿写典型句式,然后由仿写逐步过渡到创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教学《安塞腰鼓》后,学生肯定对课文中大量使用的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记忆犹新,它们让文章的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教师正好利用学生的这种强烈感受,引导学生课后学着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又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尝试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用朴实的语言来抒发真挚的情感。学生在长期的写作模仿练习中,会逐步掌握这些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并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从而爱上写作,开始创作。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之外下功夫,而且要下足功夫。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外迁移的重要性,切实发挥课外迁移的作用,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朱永新.中国新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