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措施探讨
2017-03-24张红伟
张红伟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迅速得以提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出来,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独立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措施
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利用能帮助学生获取优异的学习成绩,也能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自主、交流、学习的时间,所以对于教育的方式应该要有新的突破。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大量运用到课堂就是一种课堂模式的突破。高中数学的概念定理和练习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这样对于不懂的问题就有深刻的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解决问题。以下就是关于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措施和方法。
一、营造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老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必备的条件,例如课堂的管理、课堂氛围的把握、教学环境的创造、老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自主学习的情境创设。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时候,把很多的空间几何体之间联系起来,用几何体的性质找出它们间的共同点,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几何体之间的关系用自己思考的方式总结出来,这时就需要老师给学生准备好教学运用的几何体,比如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棱柱和直棱柱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复杂的几何体是由多个几何体组成的,在计算几何体的体积和面积时运用最简单的方式计算,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积极、自由地思考,老师既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又能把握好课堂氛围和纪律,同时老师也为他们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理解几何体之间的相关计算的方法,所以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
二、强调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他自己的目的和他的追求,所以老师应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主体意识,让他们知道学习的作用并制定他们的学习目标,老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意味着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能力,意识和动机两者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主体时更有利于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出适合自己学习目标,既有了学习意识,又有了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自主学习的效果检查,但不是期中期末的考试检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期中和期末的测试成绩决定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样对学优生没有影响,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这个训练不是当时学习的内容,而是上一章学习的内容,出题的时候要对章节作出总结,但是老师需要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堂考试之前做准备,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复习和练习,就不会因为忘记学习内容、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考试之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既省去老师的复习时间,又能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注意总结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中,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应该注意总结和思考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评价。老师是自主学习的创设者,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老师对于自己的课程的评价和总结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情况;学生是直接主体学习者,如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教导下不能理解或者适应、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或者不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都应该学会自己总结和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这里的总结和评价就是学生和老师对自身的总结和评价。
例如,定期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写在纸上,然后老师为学生留一节讨论课,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又能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法、措施,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也能积极地适应这样的课堂模式,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协作和积极沟通,同时又为学生提供民主的學习氛围,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文献:
[1]蔡序东.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鞠翠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及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