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备考2017
2017-03-24邓伟金
邓伟金
摘 要:2016年是广东省高考使用全国文综I卷的第1年,全国I卷与广东一直以来采用的广东卷有何差别呢?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必须要了解、分析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从而为2017年备考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特点在备考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析;历史全国I卷;备考
一、2016历史全国I卷试卷题型、考查知识点、通史范围
二、2016历史全国I卷相对于广东卷而言呈现的特点
1.立足于基础主干知识,难度较大且设计灵活。无论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难度值约为0.50,高考结束后,广东文科考生很多怀着“老师教的高考基本没考,高考考的老师基本没教”的心情走出考场。选择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学科思维能力进行分析。试题设计非常注重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选择材料贴近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素养。考试大纲提出的“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全国卷命题中得以落实,即进行时空观念、史论史证、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历史价值观等学科素养方面的考查。
3.历史材料新颖,但题目立意在教材。非选择题部分全部采用非教材的史料,但题目答案依然可以围绕教材知识来回答。以选做题第47题为例,材料取自美越战争,但答案可以从“二战后国际关系”和“现代中国70年代外交”考虑。
4.结合现实,关注热点。体现历史学科“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的特点,凸显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如第40小题“中国古代人口问题”与当前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热点相呼应。第41小题“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构想与实践”与当前中国的制度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热点相呼应。且第41小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改变了设问形式和答题要求,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思考、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2016历史全国I卷对广东高考备考的教学启示
1.钻研考试大纲,明确大纲的基础知识点和各项能力要求。如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能力在历史高考全国卷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如第41题的设计符合考试大纲“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这一理念。因此,采用高考全国卷后,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由传统的“知识立意”教学模式转向“历史学科素养立意”,把培养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目的。
2.构建基础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1)2016年全國I卷回归教材较为明显,无论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无怪题和难题。在常规教学中,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概括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构建起立体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自由迁移。(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第31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中苏关系是非常好的,但中苏关系经历了从“蜜月期”到逐步恶化、甚至动手交战,所以中国在不断调整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突破这类定势思维的试题,要做到两个重视:①重视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积极探索历史真相。②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思辨能力的训练,并做到精选精练。
3.运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要突破这类历史材料题的试题,要做到以下四点:(1)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并注意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结合。(2)坚持2个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运用3个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加强语言文字和答题规范训练。
4.结合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2016历史全国I卷直面社会现实,以此引领历史教学实践的走向,要引起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历史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己命,高考试题不回避热点,直面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