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2017-03-24赖传森
赖传森
【教学目标】
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归纳、讨论、练习,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法、比较归纳发现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型】
新课(课时:1)。
【教学过程】
联系旧知:物质按组成的分类情况。
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
混合均匀混合物(溶液等)
非均匀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等)
提出问题:红褐色的液体是溶液还是浊液?
猜想与假设:(1)溶液 (2)浊液
方案设计:分别用光束照射盛有浊水、CuSO4溶液和红褐色液体的试剂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侧面)进行观察。
进行实验:
思考:为什么光在不同液体中传播性质不同?
查阅资料:光的传播过程
解释:浊液中粒子直径>1×10-7m,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发生光的反射。
溶液中粒子直径<10-9m,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发生很微弱的散射,肉眼观察不到,光束可以透过溶液。
紅褐色液体(Fe(OH)3胶体)中,1×10-9m<粒子直径<1×10-7m,光线照到粒子时发生强烈散射,肉眼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结论: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物理方法)
提出问题:胶体有净水作用吗?初中化学中我们学过什么物质具有净水的作用?
联系生活:生活中常用来净水的是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
结论: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比较与归纳:三种体系主要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分散系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联系旧知:初中还学习了溶液的性质,知道了某些溶液具有导电性。猜一猜: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蔗糖溶液是否能导电?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溶液能导电,而有些不能导电呢?
解释:播放视频(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结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熔化为液态)状态下能导电(电离)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不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酸、碱、盐大多是电解质。
交流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Cu能导电,Cu是电解质;(2)NaCl溶液导电,NaCl溶液是电解质;(3)CO2溶于水能导电,CO2是电解质;(4)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BaSO4是非电解质。
结论: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展示搜寻规律:H2SO4 2H++SO42- NaOH Na++OH-
NaCl Na++Cl-
讨论归纳: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方法:
(1)左边:化学式
中间:等号
右边:阳离子,阴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与相应的化合价相同,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OH-,SO42-,应用加号连接它们。
(2)阴、阳离子前面配上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3)检验“ ”两边是否守恒(质量、电荷)。
课堂集训: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NO3 Ca(OH)2 Al2(SO4)3
2.下列物质中①CO2 ②HNO3 ③KOH ④石墨 ⑤Fe ⑥葡萄糖 ⑦Na2CO3 ⑧酒精
(1)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散系
1.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2.浊液、胶体、溶液的区别
3.胶体的性质
4.电离方程式的写法
【作业】
课后1~3题、自主完成学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