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2017-03-24徐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科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永远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上的重点知识内容。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课堂向学生讲述语文识字方面的技巧,是在新社会发展时期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的带动和影响下,小学语文授课教师提出的创新式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推动我国语文教学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课堂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语文识字教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对汉字的学习是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其他方面知识内容的前提保障,也是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提升语文知识涵养的基础条件。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语文在职授课教师选择将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意义

所谓情境化教学课堂,就是指相关授课教师通过引导教学的方法,将有关教学理论知识通过情境演示或者故事情节再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虚拟重建的情境环境中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1]。将情境化课堂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授课教师能够通过生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语文识字教学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化教学的课堂上,语文授课教师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想象力。改变以往学生对于语文识字教学古板、乏味的学习印象,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识字的技巧,避免死记硬背的生硬教学方式。将情境化课堂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在语文识字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抵触情绪。通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于语文识字学习知识的印象,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在语文相关知识上活学活用的能力,为最终促进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上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

1.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之中,从小学生对于语文识字知识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是教师能够有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关键。让小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动下,自发的学习怎样识字,积极动脑思考,提升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在职授课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识字方面的知识内容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还原教学的方式,将部分小学语文识字方面的知识,制作成生动的教学课件。立体化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小学生改变对语文识字知识学习的恐惧心态,更多的增加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的互动频率,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生对于语文识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了解学生需求,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通过创建一定的情境环境,将语文识字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将情境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时,教师在相应教学情境的创建,是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上的应用是否能够取得教师心目中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工作环节。这就要求语文授课教师要严肃对待情境教学设定的工作,在创建相应教学情境时要对学生的个人成长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在语文识字学习上的真正需求都做出深入的了解。从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话题和方式入手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将情境化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上的基本要求。

语文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画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画中找出指定的事物。必要时还可以让班级某位特定的同学作为情境故事的主人公,带入到图中。在让学生想象相关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对其灌输语文识字方面的教学知识内容。用形象化记忆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例举汉字中的象形字,并写出相应的板书。比如教师可以举出一副山水图片,指定某一位学生为主人公,给学生们讲述主人公在山水之中的游览过程。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主人公在游览景色的过程中,被湖水反射过来的太阳光晃到了眼睛的情境故事。这时就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情节,给学生讲述眼睛的另一个书面语目字的写法。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只眼睛,当把眼睛垂直摆放,就是目字的象形表现方法。与此同时,目字还是眼睛的偏旁部首,授课教师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定的拓展知识教学。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故事情节的描述最大限度的加深了学生对于语文识字知识的学习印象[2]。

3.多运用鼓励性教学语言,提高学生自信心

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这一教学方式的本质要求。在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应用积极鼓励性的教学用语。教师的鼓励能够让学生提升对语文识字教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有效避免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恐惧心理。

教师在学生学習过程中给予的肯定评价,还能够更多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效转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害怕犯错的学习心理,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识字的学习过程中大胆犯错,有错必纠的学习习惯。授课教师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语言的应用,为最终提高学生在语文识字学习上的学习效率以及语文识字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3]。

结语

总而言之,将情境化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我国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上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意义。通过情境创建的方式向学生讲授语文识字方面学习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知识,从兴趣出发培养汉字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靳绍铎,曹淑梅.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69-70.

[2]施杨,沈月明. 小学语文情境—活动识字教学模式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8:99-100.

[3]董晔. 关于做好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几点见解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5,04:205.

作者简介

徐伟,1974.11.12,女,籍贯:辽宁省抚顺市,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职称:小学高级教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