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17-03-24张凤书
张凤书
内容摘要:历史是中学教育中必修课内容之一,有的学生却对其不感兴趣且不够重视,不仅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疑惑,也造成学生未能掌握应学的历史知识而影响学业。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如何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改变现有的学科教育局面,更好的教好这门课,成为教育界研究的普遍问题,本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激发学生学历历史兴趣的方式。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历史 兴趣
一.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老师须引导学生意识到历史学科在中学基础教育中和其它学科同等重要,即历史是培养合格的国家的建设者必须兼备的文化素质的必修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们共同构成了普通中学教育相互依托、相应生辉、相得益彰的教育整体。历史课程在中学教育中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形成唯物史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基础文化教育课程。爱国必须知国,要有历史责任感,知晓本国的发展历程、国际形势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这们学科。
二.课堂语言形象生动、丰富有趣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即通过形象、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述,概括出理论总结。生动而有趣的历史叙述,有助于增强学科语言的外来刺激,加深学生脑中历史知识的印记,再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活动。生动的感性材料,活跃学生的感官分析,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形象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扩大自身理论水平,深化专业知识,擅长运用文艺作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保持寓教于学的教学心态,注重实践,总结经验掌握、运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语言才能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三.创设情境,巧设悬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习的起点,疑问才会有所得。适时设置悬念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构建问题,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通过引起学生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维,即以疑激思。教学中,适时提出学生感兴趣但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使之感到惊讶、疑惑和矛盾,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巧设悬念分为三个过程:第一,触动思维萌动,通过情境悬念、猜想、质疑,触动学生思维。第二,启发主动思维,即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技巧。第三,激发思维活动,激发学生主管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思维。例如,在讲述红军长征时设疑: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千辛万苦?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是怎样取得胜利的?三个问题既概括了红军长征,又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迫切寻找到答案。巧妙的问题,足以唤醒学生主动思维的意识,促使他们在答疑解惑中掌握了相应的历史知识。
四.开发历史教学资源
充分认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明确教学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充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一.穿插历史小故事
历史故事既能引人入胜,又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讲述春秋战国时可引入成语故事“围魏救赵”;讲述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可引用列宁在狱中吃“墨水瓶”的故事。可以以学生讲述为主,老师补充为辅。
第二,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
恰当的历史图片能够直观地表达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增强记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艺术鉴赏能力。例如,在展示《王进喜和工友用身体搅拌水泥》一图时,老师配以解说:王进喜冒着严寒,奋不顾身跳入水泥浆池,用身体代替搅拌机搅拌水泥浆,和工友奋战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寥寥几句便展现了王进喜的“铁人精神”。
五.延伸课堂教育,提升作业营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学观的体现和浓缩。作业与测验太多太难、单调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厌学情绪。因此作业、测验少而精可富于其启发性和趣味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设计源于教材的历史专题作业,把历史教材、练习册中的习题进行改编,创设情境、修改问题;第二,通过设计源于生活的历史专题作业。参观考古、文物,到工矿企业、农村、野外去考察等方式,使历史学习从教室、书本中走出来,对应活生生的史迹、实物,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生活中的历史气息,培养学生的志趣。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门生动的学科,但教学的生动性需要靠教学工作者不断揣摩、研究和尝试。通过多层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好学乐学,从而改变学生对历史课枯燥乏味的片面认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