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建设刍议

2017-03-24刘爱华

求知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目标

刘爱华

一、课程质量诊改理论回顾

实训课程是课程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质量诊改可以借鉴课程评价的理论视野。在以往的研究中,前人对课程评价的认识、种类、过程、对象和模式等方面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1)对于课程评价的认识。关于课程评价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学者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它强调评价要以目标为中心,主要研究教育行动达到或偏离教育目标的程度。第二,美国学者克龙巴赫认为,评价是服务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育决策。第三,有学者认为,评价是确定某事物的价值,强调课程与人的需求关系。总的来说,研究者倾向于将课程评价视为对课程编制全程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的价值判断过程,它具有导向规范、诊断鉴定与激励改进功能。不科学的评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有干扰。

(2)课程评价的种类。课程评价有多种分类方法,从评价目的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和工作性评价。决策性评价是为调整有关課程的法律法规和重大决定提供信息,侧重关注课程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等宏观问题;研究性评价侧重关注课程的合理性和价值等课程本身的问题;工作性评价主要由教师或学校为课程是否对学生的影响达到了既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主要关注课程对学生的直接效果。从评价方式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出发,可分为自评价和他评价;从评价范畴来分,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3)关于评价的过程。一是要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即弄清为什么评价和评价什么。二是要分解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准则和指标,这里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关键。三是搜集资料和数据,搜集数据资料要注重全面、真实、准确、信度和效度等问题处理、分析资料和数据。四是使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做出判断、报告结果。五是形成书面文字,并进行恰当解释。

(4)关于课程评价的对象。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各阶段各个因素,涵盖课程编制全程,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表现形式(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的评价;教师使用课程的评价;课程实施范围、实施人员、实施程序的评价;课程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实际效用的评价。

(5)关于课程评价的模式。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内容包括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根据行为和内容界定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制订和选择评价技术、收集学生表现的数据材料、把数据资料与行为的目标进行比较、确定目标是否达到。斯塔弗尔比姆的CIIP模式认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考察现存的目标与重点是否与使用者的需要一致,对目标本身进行评价背景评价;二是鉴定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能否达成目标、成本如何、资源配置的情况等:三是检查方案的实施情况,收集反馈信息;四是结合已有目标,对课程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测量、解释和评价。

二、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诊改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1.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诊改的起源

2015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诊改工作机制。通知中指出,开展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改研究与实践,促使高职院校在课程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对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引导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主体责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实训课程是培养高职传媒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束缚和影响,实训课程实施各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须开展质量诊改。开展高职实训课程质量诊改研究与实践,探索符合高职专业特色发展的实训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2.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诊改研究现状

综观以往的研究,研究者围绕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集中探讨了实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罗嗣安《湖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张营华《实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针对实训课程的评价研究,陈慰萍在《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评价的原则》中简要讨论了影响评价的因素及基本原则;梅婷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土建施工类专业的实训课程进行实证研究,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来说,对高职实训(实践)课程的描述性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具体类别专业的评价(诊改)研究较少,单独针对实训课程质量诊改的研究也不多见。

三、开展高职专业实训课程诊改建设的初步框架

1.确定诊断与改进的对象

以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分析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在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PDCA循环理论,明确开展质量诊断与改进实践的原则、方向、标准,探讨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模式并予以试行,探索适应高职专业群特色发展的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

2.明确诊断与改进的目标

分析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改的目的、要求、内容、条件,结合高职传媒类专业特点,研究实训课程质量诊改对策与方案,建构实训课程质量诊改指标,在课程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围绕教学方式、课程实施过程、实训课程效果等关键问题,逐步开发完善与课程紧密对接的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改体系。

3.遵循诊断与改进的原则

(1)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现有状态数据的分析基础上,要辅以有效的实际调查分析与研究。

(2)坚持标准与注重特色相结合。根据教育部诊改方案的要求,依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补充有利于高职专业群特色发展的诊改内容。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的研究开始,把握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改现状。

(2)透析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明确开展质量诊改实践的原则、要求、内容、条件。

(3)根据PDCA循环理论,对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开展课程基础与设计(含方案、师资、课程资源等)诊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管理、课程考核方式等)诊改、课程效果(教学测评、就业报告、技能抽考等)诊改的研究,等等。

(4)制定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指标,并选取部分专业群试行,逐步开发完善与课程紧密对接的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质量诊改体系。

四、实训课程诊改建设应有的预警意识

1.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取向的诊改功能预警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素养的核心是实践与创新,职业院校只有不断改革和实践,才能适应社会对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职实训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诊改机制是实现实训课程目标的制度性生态保障,其质量诊改建设要充分把握机遇,无论是在顶层设计上,还是在具体措施上,都要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诉求。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塑造与培养是显性的目标,是一种结果性体现,引导与激活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诊改也应独具特色。目前,实训课程诊改遇到许多矛盾与冲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才培养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高职人才培养既要促进个人发展,也要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相融合才是适合的。

2.基于高职教师文化使命的诊改价值预警

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影响与文化地位,需要从质量评价体系上予以彰显和引导。事实上,从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特殊使命来看,对“工匠精神”的道德褒奖应不止于“工匠”,而应是“教育”内核引领下的“工匠”。從目前来看,职业教育讲得更多是技能,导致了高职文化的匮乏或萎缩。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是紧密相连、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的,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大学教师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传承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这是大学教师应该担负起的神圣的文化建构使命。

从本质上分析,实训课程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其次才是关于“操作与技能”的教学内容,诊改建设应有相应的价值预警意识。实训课程诊改机制不能仅仅围绕如何传授“技能”而予以规定或限制,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要更广泛,更深入地体现教育的本质,这一点切不可偏颇或遗忘。具体来讲,诊改体系要能充分肯定教学教师所体现的素养性知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行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训课程的“教育”,以一种制度或体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得到具体表现,从而引导和塑造更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实训课程的“教育者”,这才是实训课程质量诊改最扎实的理想根基。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罗嗣安.湖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张营华.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陈慰萍.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评价的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2008(4):115-116.

[5]梅 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目标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