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疆日记摘登

2017-03-24郭光辉

上海人大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援疆上海微信

郭光辉

2014年5月22日 到喀什后首回叶城

这两天陪同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和上海主要媒体的记者下县采访,我也终于有了去叶城县的机会。到喀什已经3个月了,这还是第一次回去。我在叶城生活了12年,度过了童年时代,在这里留下了我的很多记忆。所以早日去叶城,是我到喀什以后迫切的愿望。

昨晚,我去了父亲曾经的工作单位和我出生的地方——叶城公路总段。鉴于当前的维稳形势,叶城分指的援疆兄弟帮我安排了两个特保一起陪我去。离开公路总段已经36年了,变化很大,盖起了很多住宅楼。在父亲生前的一位同事的女儿的带领下,我拜访了父亲的老同事、我家的几位老邻居,我们一起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感到很亲切。在我们家六个兄弟姐妹中,我的相貌最像父亲,所以父亲的老同事们对我都有印象,并且能叫出我的名字。

我在微信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重返叶城,感慨万千。这里是我出生地方,有我童年的记忆、儿时的玩伴和小学的同窗。走进公路总段的大院,不少老人家还能叫出我的名字,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倍感亲切。友人送我一本《天路守护神——纪念新藏公路通车50周年》的书,使我对父辈用青春、汗水和热血守护新藏公路的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坚信,在援疆兄弟和故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叶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今天吃完早饭,我们就向西合休乡进发,这是叶城县最偏远的一个乡。走在天路——新藏公路上,我感触很深,虽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叶城生活了12年,但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走过这条路,有点遗憾。想起父辈为养护这条路付出的艰辛,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我们在新藏公路上行进了100多公里,我也领略了这条路的奇险,这也算是此行的一大收获。

在西合休乡牧民定居点,记者们走进新建的房屋,采访了上海援疆实施的定居兴牧工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这里建房成本很高,因为所有的建材都要从县城运过来,距离远,路也不好走,运费贵,所以建房成本很高。看到在上海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牧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西合休乡维吾尔族的人大主席,他曾于2012年作为人大代表到上海培训。

今天在去西合休乡途中,获悉乌鲁木齐公园后街早市发生了暴恐分子袭击平民百姓的事件,39名无辜群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是感同身受,他们很多人也是像我的父母一样从内地来到新疆支援新疆建设的。晚上在叶城宾馆里,想起这起暴恐案件,我忍不住失声痛哭,并给几位援友发去微信,表达我当时的感受。

2014年11月22日 关心反恐烈士家人

今天是莎车县公安民警蔺宴将的遗腹女满月的日子。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蔺宴将妻子发的一组女儿的满月照,即在“援疆兄弟”的微信群里转发了其中的一张。不久前,蔺宴将的哥哥告诉我,蔺宴将已被追授为“公安二级英模”。我同时也把这个信息发到微信里。援友们纷纷留言,杨元飞副总指挥留言:“缅怀英雄,祝福孩子”。其他援友也纷纷点赞或留言。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援疆兄弟与蔺宴将家人的情缘。

今年6月22日,莎车县公安民警蔺宴将在一次执行反恐维稳任务时,被暴徒刺中胸部生命垂危。在莎车人民医院工作的上海援疆医生参加了抢救,由于伤势太重,年仅26岁的蔺宴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他的妻子已怀孕6个月。据参与抢救的上海援疆医生讲,当时蔺的战友失声痛哭,在场的医生无不动容。他们向我提议在上海援疆干部人才中发起一个捐款活动。作为“援疆兄弟”微信群的群主,我在征求了部分援友的意见后决定采纳这个建议。这场完全自发组织的捐款活动历时10天,共有85名援友参加,捐款16600元,捐款最多的达到1000元。虽然大家与蔺宴将素不相识,但纷纷捐款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对烈士家人的关心。援友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也让我这个群主感到有一种成就感。

我设法与蔺宴将的妻子、哥哥和他的父亲取得联系。我得知,蔺宴将是甘肃人,父母都在叶城县务农,哥哥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正式工作,最近被莎车县公安局录用为民警。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后,我把捐款分为两部分,10000元给他妻子,6600元给他父母,打到他们提供的银行卡上,并转达了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敬意和问候。

10月22日,蔺宴将的女儿小天睿出生了。在收到小天睿妈妈发来的微信后,我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布了这条信息,告知援友们。援友们纷纷留言,向小天睿表达了真诚的祝福!来自瑞金医院的援疆医生钟山的留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祝愿英雄的女儿健康成长!”莎车分指副指挥长王琨留言:“英烈有根,好好保护。”《文汇报》记者王星留言:“请郭老师替大伙送去祝福”。我向小天睿的妈妈转达了上海援疆兄弟们的真诚祝福,她表示感谢大家的关心。

2016年1月3日 新年第三天

今天是元旦小長假的最后一天。上午吃完早饭,我就在宿舍修改今年的工作要点。有个组的稿子昨天晚上12点半才发给我,所以我要补充进去。今天上午12点,各组组长还要集中讨论修改稿。在休息日开会或者研究工作,在这里都是很平常的事。

上午12点,工作要点的讨论会如期举行。组长们是指挥部的骨干,水平都很高,五位组长中有三位博士,跟他们一起讨论稿子,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讨论得很认真,程序是我先通读一部分,然后大家就这部分提意见。组长们发言很热烈,有的从内容上讲,有的从文字表达上讲,当然也会有不同意见。比如在产业促进就业的段落里,点了几个援疆企业的名字,有的同志认为不宜点某个具体企业的名字,可以用某一类企业代替。有的同志则认为,工作要点要有可操作性,点具体企业的名字,工作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我赞成后一种意见。当然也会有争论甚至“红脸”的时候,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比如各组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在要点中反映得比较充分,但是篇幅毕竟有限,有不同意见也可以理解。上午的讨论会一直开到将近2点,都过了午饭时间。

下午我又到办公室,根据大家上午提出的意见作了修改。同在办公室加班的计划财务组的夏榕来找我,我得知他们组的夏红军组长去莎车了。我就把改好的计划规划部分的文稿,通过微信发给他,请夏红军再看看。不久,夏红军就打来电话,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嘱咐我找夏榕查一下今年的项目资金安排计划,再补充一些关于富民安居方面的具体数字,我立刻照办。晚饭前,总算修改好了。

晚上10点了,我到办公室,看见同组的援友曲传军还在挑选反映去年援疆工作画册的照片,他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听他说还缺喀什大学援疆教师工作队的照片,我打开电脑找到存储的相关照片,他选中了其中的一张。

猜你喜欢

援疆上海微信
援疆的夜晚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微信
欢乐上海迪士尼
微信
微信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