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教育与减负
2017-03-24陈啸
陈啸
市领导和市人大代表们在市人代会上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教育问题热议后,市教委迅速行动,在新学期开学前便连续出台多项减负规定,帮助中小学生减负,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行为。与此同时,一些教育机构也积极回应,沪上知名的奥数“四大杯赛”中,“小机灵杯” “中环杯”主动停办;“亚太杯”主动改名,相关教育机构表示不再承办有关竞赛活动。
教育主管部门及时行动,打响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第一枪,社会反响也相当积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舆论普遍关心的是有没有后续“药到病除”的组合拳,能够真正“标本兼治”。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也分析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既涉及社会观念和升学体制,又掺杂着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问题,如果仅仅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怕未必能真正起到效果。
以民办中小学招生为例,各所“名校”每年动辄十倍于招生额的报名人数倒逼学校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甄选学生。通过测试甄别出更有潜质或已经学有所长的学生始终是学校的最优选择。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声禁止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收取简历、考试、变相测试以及参阅奥数等竞赛成绩,但依靠什么来甄选学生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却始终没有答案。因此,学校在招生中各显神通,要么阳奉阴违,要么想尽办法规避教委规定另辟蹊径。网上甚至有人调侃,即便奥数竞赛全部取消也没有关系,“名校”们会转而去偷偷参考学生诸如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理科成绩,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本学个奥数就可以了,现在孩子们要提前学的东西可能更多。
笔者始终认为,减负看似事小,出台几条行政禁令就可解决,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教育其实是事关每个家庭,乃至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必须有长远眼光、从长计议,有系统性的整体考虑。只有从源头入手,才可能从根子上推进减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逐渐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尤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公众的需求已经从获得教育资源转变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早就引入了市场化手段,通过设立民办小学、初中,设置一定的学费门槛来区分入学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与需求急增相比,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却远远没有跟上。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是公众希望能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实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从供需角度看,当需求远大于供给时,如要解决供需矛盾,要么限制需求,即设置较高的入学门槛,要么增加有效供给。实践中,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开展入学考试,对需求无法设置统一的门槛,而供给又没有被有效地扩大,这组供需矛盾才是导致目前中小学生减负走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需求过旺,在供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处在供给端的各所名校不得不树起各式各样的入学门槛,用各种变通方式来相对公平地满足一部分需求,而处在需求端的公众则不得不通过让孩子早学、多学的拔苗助长方式来应付供给端学校五花八门的面谈和选拔,以此来争取优质教育资源。
笔者建议,要着力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着力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义务教育本身是全民普惠制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理应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是义务教育的初衷,是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政策规则的初心。既然如此,打破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才是根本路径。义务教育阶段不设置入学考试,意味着不应该人为设置任何额外的入学门槛。民办学校内设门槛,实质上架空了这条规定。那么如何增加供给呢?其实,我们可以向知名奥数民营教育机构学习,他们通过开设越来越多的教學点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课外学习需求,教育质量非但没有因此下降,反而还建立完善了内部选拔尖子生的机制。都是市场化,我们的民办学校为什么不可以呢?减负是否也能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呢?教育主管部门切不能因为主观上存在扩大供给可能会砸了小学、初中所谓“名校招牌”的顾虑而犹豫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