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对策

2017-03-24岑运洪

关键词:童话故事交际能力教学理念

岑运洪

【摘要】 童话故事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童话故事这一素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通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关键词】 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 教学理念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2-065-0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郁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显浅,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想象力丰富,对童话读物充满好奇与激情,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征,借助童话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积淀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童话中夸张、想象等不同表现手法,是学生学习童话的内驱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可有效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因此,教师应通过童话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开展读童话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童话故事的语言显浅易懂,通常带有音律感、节奏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且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童话故事时,应借助朗读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内涵。

二、开展讲童话活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讲童话,包含了“讲”“听”“评”三个基本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讲童话,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可根据童话故事的特征,先用课文的话复述童话故事,再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讲述童话,从而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如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教师应紧紧抓住文中鸟与树、鸟与树根、鸟与门先生、鸟与小姑娘的四次对话,以“朗读—讲述—感悟”为线索,先是了解对话的基本内容,再是理解对话的深刻含义,然后是讲述对话的意境。文中的第一次对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述为:树和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鸟天天唱歌给树听,树天天听鸟在唱歌,他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鸟和树不得不分离,他们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无奈!树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唱歌我听。”鸟也作出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在向树根、门先生、小姑娘寻找树,教师可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中体会鸟兒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高贵品质。课后,教师设置亲子故事擂台,要求学生向家长讲述这个故事。

三、开展编童话活动,夯实语文实践活动

童话,是作者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再通过想象处理而创作出来。写童话不止需要细心和耐心,还要经过一个虚幻的想象过程,通过处理,完成“生活幻想化”。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转化为童话。编童话,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续编童话,二是创编童话。不论哪种方式,教师在教学编童话的过程中,要交给编童话的方法:(1)确立主题。教会学生懂得童话主题要以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主旋律,只有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立意才能使童话发出智慧的光芒;(2)巧设情景。在童话中巧设悬念,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和对比衬托的技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3)拟定形象。通话中想象与现实巧妙地融合,把鲜明的艺术形象构建于现实中,虚拟与想象的天空,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4)丰富语言。童话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有时接近于诗,有时接近于小说,有时又有戏剧语言的表达效果,创作时采用的表达形式取决于学生习惯的语言个性,但总的要求是简洁精炼、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要有浓郁的儿童特点。

四、开展演童话活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童话故事有夸张、想象等多种表现手法,且多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开展童话演出的活动,通过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与情趣。如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时,教师可以演童话组织教学。(1)课前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选择学习伙伴,分头阅读、准备,拟定演好童话的方式。(3)分配角色,理解各自扮演的要求,试演童话。(4)演后交流、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明确写出来、但对理解幸福是什么的内容通过想象表演出来。比如:十年中,三个青年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对于他们的所为,人们可能会怎么做、怎么说。如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健康离开医院会怎么说,怎么做?由此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在此基础上,组织一台“幸福是什么”的童话表演,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一番心灵的表白,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

实践证明,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童话故事类型,促使学生参与童话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读、讲、编、演等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黄志军.“变易理论”与课堂教学优化——香港和大陆两节二年级故事(童话)课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5,21(1):57-60.

[2]唐德俊,魏兆锋.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童话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2):71-76.

[3]肖丹丽.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魅力——探析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J].速读(中旬),2016,25(2):33-33.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交际能力教学理念
童话阅读
童话故事引入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让童话浸润童心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