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

2017-03-24祁爱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数学课堂

祁爱玲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认知冲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项有利资源,教师要不断制造冲突,解决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在冲突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数学课堂;认知冲突;有效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59-01

对教师而言,认知冲突是一项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素材之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教学,注重指导与突破,进而加速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发掘新知生长点,唤醒认知冲突

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往往会产生新的生长点,此时,教师应发掘学生的新知生长点,唤醒其认知冲突,使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增强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加减法”这一知识之前,学生已掌握整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将注意力放在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上。首先,给出练习题:70-35=( );46+15=( );-=( );+=( )。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得出了计算结果,并对运算规律进行归纳:整数相加减,计算同数位上的数,计数单位一致就可直接进行加减运算。教师进一步提问:“大家有新发现吗?”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单位相同是直接进行加减计算的基本要素”。此时,教师给出例题“+=( ),-=( )”,并提问:“能够直接对这两个算式进行加减运算吗?为什么?”学生已有的经验告诉他们:分母不同,即分数的单位不一致,分数的分子不可直接加减。通过探究,学生收获了新的知识“将异分母转换为同分母便可直接进行加减运算”,掌握了“通分”这一概念。此时,学生还能探究出另一种计算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小数后,同样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生长点进行发掘,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探索,促其主动解决问题,并使其计算经验得到强化,数学能力也随之提升。

二、把握课堂生成点,引发认知冲突

课堂生成由预设下的生成性资源与随机性的生成性资源两部分构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生成这一资源,运用生成性资源調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

例如,教学“三角形之内角和”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并将测量得到的三个角进行求和运算。然而,部分小组得到的结果与文中所述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不符,由此形成认知冲突:是不是我们测量有误?还是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是四舍五入的结果?对学生有可能存在的几点疑问,教师提问:“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除测量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会想到运用折叠的方式“将三个角紧靠在一起,或撕下三个角,将其拼在一起”,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使生成点得到有效激活,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自主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提升。

三、抓住思维发散点,激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思维发散点,开展头脑风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简便运算”时,教师可设置练习:计算68×0.25+3.2×2.5。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过程是“4×0.25×17+2.5×4×0.8”。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大家是否想过运用乘法分配率计算?”多数学生因未发现算式中存在相同的数而认为不能使用乘法分配律。对此,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能够想办法找出一个共同的数吗?怎样才能制造相同的数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可以将0.25扩大10倍,变为2.5,或者将2.5缩小10倍,变为0.25,从而使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共同的数,这时就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了。”

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以独特的方式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探索出简便计算的方法,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课堂教学营造惊喜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数学课堂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