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本位,回归多元解读本真
2017-03-24沈明
沈明
[摘 要]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但很多语文课堂上的多元解读却出现异化现象。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本位,从品词析句、互动对话、关注生成、放大体验等方面将多元解读回归本真,使之趋于合理和标准。
[关键词]立足课堂;多元解读;回归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47-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要求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熟知和认可。教师们从新理念出发,重新审视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确立新的阅读教学取向,逐步将一元解读变为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完善人格,张扬个性,提高阅读素养。
然而,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常常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解读,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往往会大加赞赏,而不是及时点拨、指正,导致课堂上的多元解读出现偏差。
一、多元解读异化现象分析
(一)把多元解读曲解为多元价值观
阅读教学中,教师漠视文本自身存在的意义,任由学生误解或者曲解作品的内涵,甚至将这种误解或曲解当做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导致文本解读的偏差。
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在谈论对狐狸和乌鸦的印象时,有学生评价乌鸦“爱听好话,轻易相信狐狸的甜言蜜语”,这符合文本的价值观——动听的语言并不一定都是好话。可也有学生评价狐狸“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在谈及从课文中学到什么时,有学生说“要像狐狸学习,只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还有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就要像狐狸这样灵活多变才能取得成功。这些观点看似有道理,但细细推敲,这样的价值取向是有偏颇的,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去想乌鸦错在哪儿,该吸取怎样的教训,而是游离于狐狸的可取之处,就会脱离文本原有的价值观。试问,这样的多元解读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二)把多元解读等同为多元标准
有些语文教师过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采用自由表达式的教学,任由学生用个体的感受和理解来代替文本原本的意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缺乏大体统一的标准。教师通常是肯定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都有道理,在评判上没有一定的标准,或者标准宽松,什么都对。这样的多元解读最终会让我们的阅读教学陷入混乱和无序。
(三)背离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
随着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不着边际的背离文本的解读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这样的背离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位教师执教《争论的故事》一文时,让学生对故事中两兄弟的行为发表看法。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故事中的两兄弟用弓箭射大雁这个行为很不好,我们应该爱护动物,爱护鸟类,它们是人类的朋友。”教师听得连连点头,并给予肯定和表扬。于是在接下来的近5分钟时间里,更多的学生开始表达关于爱护动物的见解,教师也没有觉得不妥。
这样的见解看似精彩,似乎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但已经脱离文本本身的意义,这不是阅读教学真正追求的多元解读。我们追求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的,是对文本内在价值取向的挖掘和提炼,脱离文本,多元解读就是一种空谈。
二、立足课堂,使多元解读回归文本
(一)品词析句,使多元解读回归文本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学生读一篇课文就是在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和编者对话,与同學和教师对话,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经验等。阅读中,不但要读出字面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披文入情,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走进文字再走出文本,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阅读感受,形成自己的感悟。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如果善于运用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品词析句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品读,把静止的、冰冷的文字符号变成有生机的、有温度的画面和形象,从而丰盈学生的精神。
(二)互动对话,使多元解读趋于合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允许有个性化的解读,允许有民主平等的对话,但这种对话应由首席来引领。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是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如果有违这个前提,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就应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调控对话方向,适时组织对话过程,以保证对话的有序和有效。在阅读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绝不是相等。
对话是教师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给予其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对话是教师在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看法、不同解读、不同感悟时的积极保护;对话是教师在学生出现解读偏差时的适当点拨。
(三)关注生成,使多元解读达成一致
传统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预定性。然而,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生成往往就是学生多元解读的产物。关注生成,也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面对课堂多元解读的生成,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以宽容的态度去感同身受,让学生充分倾吐;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提取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讨论,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对学生多元生成的个性化体验、个性化观点,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就需要教师做全方位的预设,在课堂左右逢源。有效的预设可以更好地引导生成,从而使多元解读达成一致。
(四)放大体验,使多元解读趋于标准
在学习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语言特色时,学生觉得很平常,非常口语化。笔者有意表示赞同:“大作家也这样写文章!将这么直白的、孩子气的语言写进文章里,照这样看,我们根本不需要读多少名著名篇,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体验,都有机会当作家啊!”这时,学生表现出不赞同。
生1:老师您一直说,读书,尤其是读名家名篇,是积累语言,既可以训练我们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还是应该多读书。
生2: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不是处处适用的,我认为作者多次使用直白的、孩子气的语言刚好写出了作者孩童时自由自在的淘气模样,读起来生动又有趣。
师:这样富有特色的语言,才使我们读起来深有同感,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文中这个淘气又可爱的小姑娘,这也正是本文语言的最大特色。
肯定学生的主观体验,放大学生的独特感受,引起了更多学生的警觉和沉思。言之有理的反驳和教师的肯定,也能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研读文本,发掘文本语言的精妙所在。经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学生的精神空间扩大了,看问题的视角开阔了,对语言的感悟也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的多元解读也趋于标准化。
综上所述,我们所倡导的多元解读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自主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从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出发,让多元解读趋于合理和标准。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