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中巧妙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方法

2017-03-24王园

求知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词英语语法立德

王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在高校英语语法课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的尝试并总结出一些操作方法。

一、直接展开法

直接展开法是指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前提下,把教材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摘抄出来直接引用树人教育。比如,在语法课的前言导入中介绍语法的重要性。用“语法与词汇紧密相连”“语法要用词汇来体现,而词汇又需要借助语法来形成句子,两者的关系如同人的骨骼和血肉”来教导学生应当下功夫学好英语语法,应当运用英语语法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努力提高驾驭英语语言文字的能力。针对“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语言同时又应体现时代精神”这一阐述,指导学生去探寻学习英语的意义:学习英语不是单方面接纳国外的思想价值观,也要结合我国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传统的同时,加深领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结合两者对比研究,得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学好英语语法知识,也是提高驾驭英语语言能力,努力向世界传达和传播我们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途径。在教学中把这一句话稍加引申和扩展,让学生明晓语言之于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由语言及祖国,实现对学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关联引申法

关联引申法即利用教材某一语言理论知识和德育在某一角度的同一性或者关联性,巧妙地加以引申,由语言知识到品德素养,在语言课中融入德育。比如,讲解进行体的结构,针对学生总是喜欢在实际应用中把be动词忘掉的这一现象,可以把进行体的结构“be动词+ing分词”当作一个整体,其中组成部分个体即be动词和ing分词缺一不可,没有了be 动词,ing分词(非谓语动词)不能单独做谓语。

进行体的整体结构好比一个“集体”,be动词、ing分词好比“个体”。它们的关系就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教师便可以由此引申出“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集体,个体要在集体中才能凸显其独特的作用” 的道理,进而让学生明白个体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对学生“尊重个体”和 “集体意识”的教育。

再如,讲到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为:单数人称代词通常按“二三一”排列,即you, he and I;但若是用于承担责任或错误等场合,则可把第一人称I置于其他人称代词之前。如I and Tom are to blame。在讲解这一语法现象的时候,关联引申到,做人要懂得谦让,凡事为他人考虑,把他人放在前面,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字当先;而做错了事,自己要勇于担当,率先承认错误,才能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诚意,获得对方的原谅。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正确使用迁移规律,利用事物的关联性, 由“此理”推及“彼理”,在推理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真谛,使由语言知识到德育的过渡显得自然、不露痕迹、易于接受。

三、比喻领悟法

比喻领悟法指的是把抽象英语语法理论知识用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事例作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和道理来理解深奥难懂的语言知识,又可以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性、教育性的例子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方针。比如,在讲解助动词时,告诉学生“助” 就是“帮助” 的意思。提问学生,英语中有哪些基本助动词,都能帮助“谁”实现什么样的语法功能?如果没有了乐于助人的“助动词”,后果会怎样?学生立即就能想到:be动词能帮助ing分词构成进行体;be 动词也能帮助ed分词构成被动语态;do能帮助主动词构成疑问句,否定句等;have能帮助ed分词构成完成体等,没有了助动词,句子的语法功能就不能实现,即为病句。这样就能生动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理念,实现“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德育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比喻渗透法的好处在于,能较好地发挥比喻的三大作用:“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使概括的东西 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让枯燥晦涩的语言知识在生活中鲜活起来,实现语言知识和德育的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四、语例感染法

语例感染法即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语言实例,所选例子既是语言知识的典型代表,又能兼顾到语句内在的思想教育意义,能给学生以人生启迪。英语语法课教材中也有大量的教学范例。

如《实用阶梯英语》第一章的课文中国古建筑的“the Forbidden City”,第二章课文“Confucius”, 第三章课文介绍中国旅游文化城市 “Hangzhou”等,通过讲解课文,不仅加深了当堂课语法理论知识的应用,还通过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城市的介绍,渗透了 “爱国” 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讲反身代词时候,举例:“Forget yourself and think of someone else for a change”,老师加以适当扩展,既学到了反身代词作宾语的用法,还学到了处处为他人着想即“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再如,在学习whatever的从句的时候,引入例句“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每一个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把它做好)”,又学习到了“敬业”这一核心价值观。

如果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不是仅仅局限于枯燥地讲授语言知识,而是加“字”以“理”,对这些篇章和例句的主题、人物、道理多加注意、精心选择、巧妙运用、适量引导,必然会改变学生认为语言课程枯燥乏味的印象,让专业的语言知识充满浓郁的人情味,感人至深,讓枯燥的语言理论承载着厚重的人生道理,能够发人深省,并实现语言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双丰收。

五、习题渗透法

教师在布置语法的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思考、选择和设计作业题目。如果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接受到品德教育,并得到品德的陶冶和感染,这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方式。在英语语法第一章讲解复杂句的时候,布置学生课外去摘抄,翻译中外名著中富有哲理和启发的句子,并请他们分析句子成分,做成PPT来班上分享给同学。

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应尽的职责,教育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解放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地位,这是其最终目的。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书育人的科学途径。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英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合理设计,找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把德育渗透贯穿英语教学始终。

参考文献:

[1]龚 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J].中国高等教育,2013(2):6-8.

[2]顾明远.德育为先.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3-12-06.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分词英语语法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分词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结巴分词在词云中的应用
结巴分词在词云中的应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