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
2017-03-23刘欣
刘欣
浅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
刘欣
校本研修是为了学校和教师的长远发展的研修,是立足于校情、着眼于教师实际问题的研修。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多角度、多领域地整合资源,在有效的顶层设计基础上,积极开展多维度学习和序列化培训,并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创造了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及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主题式研训;多维度学习;序列化培训;课例研究
“慢慢地、稳稳地走向初春的田野”,这是作家莫怀戚在散文《散步》中写下的句子,说的是作为中年人所肩负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我想这同样适宜于学校的教师培训与教师发展工作。当然,这里所说的“慢慢地”不是指速度上的慢,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渗透与融合,“稳稳地”则是稳扎稳打的态度和稳步向前的精神。在教师发展的漫漫征程中,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秉持着这样一种原则,有计划、有方向地推进教师的培训与校本研修工作。
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设置主题式校本研训
每年年初制定校本培训计划的时候,我校秉持“智慧梳理,有效整合”的宗旨,结合学校校情,注重校本培训的特色化和有效性。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校本培训与学校的主课题进行有机结合,使培训工作与其他各条线的工作合理整合,与各学科组的实际需求进行智慧的融合,力求减负增效。我们设计了教师培训需求的问卷,在了解教师心声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力求通过系列化、层次化、专业化的学习使我校教师切实推进自我发展,提升职业的幸福感。
在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不同需求之后,我们再将培训进行细化安排。比如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时,我们以菜单式的方式呈现未来教室、微课制作、会声会影、Office软件这四项培训。我们先创建微信群,教师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扫码进入相应的培训群,参加培训活动。有了需求,便有了参与的动力,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培训心得,分享学习的喜悦,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再比如,学校组织的心理培训,既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讲座,也有面向不同教师的俱乐部活动;既有面向全体班主任的心理辅导,也有专门针对初中学生的案例研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分层的指导,有效的诊疗,教师在研讨中获得启迪,在交流中不断成长。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维度地与专家面对面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借助各类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个体发展意识,扩大团体发展的共赢效应。我校聘请著名教育专家来校开设大型报告会,同时鼓励各学科分别开展专家进校园的活动。不仅有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有专门针对骨干教师的指导,帮助骨干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关于市区级的培训任务,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到校园内网上,对教师采取自主选择与合理分配相结合的原则。2016年4月,江苏省2016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在积极宣传和动员之下,我校有114位教师参与本次网络学习并顺利通过验收。当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启动网络在线选课活动,我校有50余位教师参与报名并顺利完成学习。2016年上学期,我校小学部开展了8场基地培训,共有112人次参加了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
三、桐花万里,雏凤清声——打造青年教师序列化培训
对于一所常年都有新教师加盟的学校而言,推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序列化培训,大力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学年初,我校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为新上岗教师搭配教学师傅和班主任师傅,一对一地指导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校内名特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发扬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精神,形成人人帮、人人学的互助氛围。通过知识的浸润,榜样的示范,先进的激励,不断形成一支乐学上进的教师队伍。
每学年我校特意为工作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开辟绿色通道——评选金鸡湖新苗。以学年为单位,结合园区“教坛新秀”的评选条例,在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多方面从年轻人中选拔佼佼者。在这些评选的不断推动下,平台的不断搭建中,年轻教师逐渐崭露头角,我校有4位仅仅工作3年的教师就已荣获园区教坛新秀、教科研新秀等称号。
青年教师书写大赛也是我校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的传统项目。青年教师统一书写规定篇目,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学校网站上进行优秀作品展示,而且会专门布置展板,放在图书馆大厅给全校师生欣赏,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督促教师勤练基本功,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学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
四、着眼教学,合作共赢——借助课例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我校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采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究思路,循环跟进的研究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有主题、有目标、有理论提炼的研究与改进。每个课例着力说明一个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依据与改进方案,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校许多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研究课例。比如,中学语文教研组以“名著阅读”为研讨专题,组织全组教师一起参与研究活动。教研组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将名著阅读拟定为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三种课型,再由各备课组统一部署。每个备课组一学期内完成一部名著的教学任务,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课型,经过反复的打磨之后,再将导学案、教案、教学实录、评课等材料整理、编辑成册,既是教师研修心血的凝聚,又是教师成长历程的见证,同时便于语文组成员循环使用。
课例研修是真正地扎根教学实际,贴合教师实际需求的研修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问题,并且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提升自己以及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师自我的成长与完善。
五、文化浸濡,乐雅共鸣——开展教师雅生活专题培训
我校的校本培训以学校的“三乐”文化为基石,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目标,所以在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系列培训之余,我校积极倡导教师开展雅生活的专题培训,意在引导我校教师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生活品位。一方面我们开展了幸福阅读计划,教科室围绕“幸福”这个关键词,给全校教师提供“精神大餐”,组织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沙龙,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主动阅读的队伍中,以阅读谋求专业的发展,以阅读提升职业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别样的讲座增加教师的雅趣,比如2016年暑期开展了一场关于茶文化的讲座,目前正在酝酿开展书法系列的讲座,让教师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工作激情与生活雅趣相结合,更增添了教师培训的别样风景。
有顶层设计,有切实需求,有理论的高度,又不乏生活的情趣,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稳稳地走向初春的田野,弥漫着幸福的芬芳!
G451.2
B
1005-6009(2017)30-0050-02
刘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江苏苏州,215021)师训处副主任,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