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体类特征建构实用文的“阅读经验”

2017-03-23魏斯化

江苏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说明性麋鹿苏教版

魏斯化

依据体类特征建构实用文的“阅读经验”

魏斯化

实用文是非文学作品的统称,具有实用的文体特质。检视其意思,理解其意图,建构其意蕴等三个基本策略关注了实用文类的普遍性,坚守了其文体的独特性,是依据体类特征建构实用文的 “阅读经验”,开展言语实践的可行之举。

实用文;阅读经验;教学策略;体类特征

按照文本的功能价值来区分,“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之外的所有文章,统称为实用文。现行教科书中出现的实用文,包括科普文章、新闻、社科文、演说辞、书信、人物传记、书评与影评、序言、访谈录、调查报告、讨论与辩论、图片说明、日记等十三类”[1],涵盖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说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科技作品等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三学段选入实用文共计46篇,约占对应学段选文总量的23%。其中科普文章17篇,说明性文章12篇,新闻6篇,演说辞5篇,社科文5篇,书信1篇。

从实用文的发展沿革来看,“具有世俗性、平民性的价值意蕴”,使其主要功能在于用;从实用文的言语内容来看,“具有传播科学、启蒙理性的价值意蕴”,使其主要目的在于得其意;从实用文本身的知识体系来看,“具有组织逻辑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求”,使其主要落脚点在于信息处理的价值;从语文课程性质来看,实用文是凸显实践性,培养运用能力的优秀载体之一。[2]

教学中教师或指导学生将实用文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去鉴赏,感受有余,理解实用不足;或简化成对文章中科学知识、观点的提炼,共性有余,体式个性不足;或浮于常识的累积,难以实现课文语言与拓展经验、实践运用的有效联结……这些都是实用文教学的种种不足之处。而依据体类特征建构实用文的“阅读经验”可能是破解小学实用文阅读教学之弊的可行之举。

一、据“类”观“篇”,检视其意思

实用文的生命在于“用”,它所提供的常识、规则、原理和方法,就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比如:《读书莫放 “拦路虎”》《精读与略读》《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学段中的一组社科文,旨在向学生介绍查字典、精读、略读、读报和选择读物的常识,承担着引导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重任。阅读这样的文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正确理解文中的术语。如查字典、精读、略读、章节、目录、版面等,为全面把握文章意思扫清障碍。二是准确提炼作者的观点。如为什么要精读?什么时候精读?精读的方法有哪些?三是运用知识指导学习,将所习得的阅读图式迁移到同类问题的解决中。如开展读报活动,组织读报交流等。

实用文的阅读是“得其意可以忘其言”,其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获取信息”。通过对这样一类文章的阅读,学生在个性的体式阅读经验的积累中,会逐渐发现“这一类”的基本阅读路径。那就是借助一个个具体的“这一篇”,逐渐积累起针对“这一类”的阅读策略——检视其意思。我们可以称之为“意思本位”。

实用文作为一个大类,其涵盖内容的复杂性是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可比的。所以,在据“类”观 “篇”,检视其意思的策略观照下,还需要在“类”(实用文)的前提下,关注这一篇的“体”(文章体式)的独特性。下面以笔者执教的苏教版三上《石头书》为例:

师:(出示第5自然段)这两句其实可以读成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

生1:石头就是书。

师: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叫作“抓要点”。这样的关键词句往往就藏在每段的第一句。(生默读6~14自然段,抓要点。)

生2:石头书上有字。

生3:石头书上有画。

师:石头书上不仅有字,还有画呢!你看,这两个部分联系多紧密啊,我们可以概括为“内容”。

生4:第13自然段写石头书用处大。

师:对,这一段写的就是“用处”。要想读懂这样的一类文章,就要学会抓住要点。现在请同桌合作来读一读6~11自然段,用抓要点的方法,完成填空。

石头上有_____、_____、_____,就像书上的_____。

石头上有_____,就像书上的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变成_____又变成_____。

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检视其意思”上,针对《石头书》的体式特点,提炼出“抓要点”的方法。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首句提取要点,然后在后面的教学中用上此方法,提取主要内容,有扶有放,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这样的教学策略在苏教版三下《恐龙》、六上《麋鹿》等课文的学习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积累阅读“这一类”文章的图式与经验。通过捕捉信息、检视其意思,积累诸如找中心句、找首括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的直白式检视法以及概括段意、理清层次等提炼式检视法。

二、由“篇”及“人”,理解其意图

“意思本位”指向的是文本的原生价值,是实用文阅读的必经站,但不是终点站。实用文阅读最为核心的教学价值“不在于为作为社会阅读主体的学生提供了多少现成信息,而在于是否为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范型、空间、机会和过程”。[3]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立根老师把语文教材的这种教学价值称为“信息处理价值”,是一种隐藏的“智能价值”。对于实用文来说,这个观点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从第三学段开始,课标在习作(写作)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对实用文“写”的要求:写有方向——写读书笔记,写说明性文章,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写常见的应用文……;写有要求——明白清楚地说明,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地议论……

写实用文首先需要解决“为什么写”,继而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从写作的角度反观实用文的阅读,对“意图”的关注就显得至关重要。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的贾龙弟老师认为:“缺乏对文章‘为什么写’即‘写作意图’的有效关注,必然导致实用文解读的低效甚至无效。就说明文而言,学生如果没有意图感,即使学了不少说明文,掌握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技能,也未必能够根据某一具体的写作意图,针对具体的读者对象来写好一篇说明文。”[4]

从“意图本位”入手来学习、发现信息处理的价值是实用文阅读的核心教学策略之一。比如:新闻通讯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件的选择、裁取、聚焦来传达作者真实、客观的感受的;科普文章是如何通过顺序的安排、方法的使用来介绍对象的特点的;演说辞是如何通过适切的逻辑和基于观众意识的语言形式来传递自己观点的。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苏教版六上《麋鹿》为例:

师:作者写麋鹿,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麋鹿的生活场地、外形、习性……

师:为什么作者选择从这几个方面介绍麋鹿?

生2:作者用一个充满温馨、诗意的开头,想告诉我们黄海滩涂是一块天生属于麋鹿的地方,也让我们对麋鹿充满好感。

生3:麋鹿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外形。作者抓住这些方面,让我们对说明的对象印象深刻。

师:能说说作者主要抓住麋鹿外形习性方面的哪几个要点向我们介绍的吗?

生4:身重、角特、尾长……

生5:外形奇特、习性奇特、经历奇特。

师:之前,我们也学过一些与《麋鹿》类似的说明性文章。借助你的阅读经验,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并推测下作者的意图。

生6:麋鹿的“传奇经历”,最令我意想不到。我推测,作者想告诉我们曾经的麋鹿命运波折,这和我们国家命运是相似的。

因为有了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与探究,在后续组织的介绍熊猫的实践活动中,不论是辩论、展示,还是多媒体的呈现,大部分学生都关注到了作者的意图和立场——能够基于喜爱的前提,思考介绍熊猫哪些方面的特点,用什么方法让听众易于接受,让熊猫的特点更加鲜明。这样去揣摩实用文背后“这一人”的意图,便于把握作者的劝说立场,体现实用文的实用特质,从而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三、循“篇”入“类”,建构其意蕴

由“这一篇”逐步积累沉淀“这一类”的阅读经验,借“这一篇”发现“这一人”的意图取向,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时有几个概念需要我们厘清:

1.“这一篇”的独特性(其语体色彩、体裁个性)恰是其“体式”的亮点所在。

2.“这一类”的共通性需要在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3.抛却“这一篇”来说“这一类”是没有意义的。

“体”“类”综合关注,这才是最为辩证的实用文阅读之道。那么,如何循“篇”入“类”呢?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苏教版五下《谈礼貌》时主要安排了四个板块:一是古训、俗语、名言警句巧铺垫;二是层层深入知写法;三是创设情境学说理;四是拓宽思路练说理。第一板块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也为后面的说写训练做好铺垫。薛老师关注的是《谈礼貌》一文中出现的大量古训,这也是编者的意图所在。这一点是《谈礼貌》的特质所在,是它与苏教版四上的《说勤奋》和六下的《学会合作》等这一类简单的议论文不一样的地方。第二板块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以事说理”的表达方法。这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也是五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几个板块意图明确,内容清晰,板块之间既有内在联系、注重整合又凸显各自的教学重点;既关注了文本显性的情意价值和知识价值,又关注了本体性的智能价值,在丰富有趣的言语实践中达成了提高学生言语智能的目标。

实用文的特质是相通的,循“篇”入“类”,才能逐渐建构起实用文阅读的全意蕴。实用文的内容是独特的,依“篇”探“体”,是为了更好地循“篇”入“类”。比如:苏教版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多是科学小品,这类文章中既有《恐龙》《金蝉脱壳》等多用比喻的语体特色的,也有《变色龙》《天火之谜》中耐人寻味的故事味道的……循着“这一篇”中独具特色的“趣味性”展开主体性教学,就会逐渐为学生建构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说明性文章的阅读经验。

总之,实用文“阅读经验”的建构需要合适的教学策略的支持,据“类”观“篇”,检视其意思;由“篇”及“人”,理解其意图;循“篇”入“类”,建构其意蕴。三个策略,从“这一篇”、“这一人”和“这一类”的层面关注了“类”的普遍性,坚守了“体”的独特性,彰显了对实用文本“智能价值”的关注,是提升实用文教学成效,积累实用文阅读经验的可行之举。

[1]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7.

[2]李重.现代实用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自觉[J].教育科学研究,2013(8):58-62.

[3]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12):43-48.

[4]贾龙弟.基于“意图本位”的实用文解读策略[J].语文学习,2013(4):31-34.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G623.2

A

1005-6009(2017)33-0023-03

魏斯化,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苏州,215021)教师,一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说明性麋鹿苏教版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