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场域中的班主任角色冲突
2017-03-23朱国红
朱国红
学校场域中的班主任角色冲突
朱国红
在学校场域中,班主任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及角色扮演的难度使得班主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具体分为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两种类型。在学校场域中,“找班主任去”惯习的历史性生成、“毛细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以及班主任自身“无法协调”的角色期望与角色承担,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班主任的角色冲突。
学校场域;班主任;角色冲突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明确指出:“场的原动力原则存在于其结构的形式之中,尤其是存在于彼此冲突的各种各样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差距和不对称性之中。”学校场域就是指学校中各种复杂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的网络,是有形与无形的整体集合与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是物理场域与意义场域的集合。学校场域对于班主任而言,是一种真切而又休戚相关的存在,从学校场域与惯习的角度来分析班主任相关问题也是实践所需、理论所至。
对于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相关的政策文本中已有明确规定。2006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不难看出,短短的一段政策文本赋予班主任的角色之多、之广,既体现了班主任角色的重要价值,也对班主任的角色承担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正是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场域中需要扮演诸多角色,班主任才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面对多个角色定位,其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体无法协调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的期望或无法统一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角色的理解、无法平衡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无法获取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个体人格无法与角色协调并实践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一、学校场域中班主任角色冲突的类型
英国社会学家米切尔将角色冲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角色扮演者本人的角色系统之内,第二个层次在他本人的角色与其他行动者的角色之间。这种分类可以称为“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
1.角色内冲突。
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角色的内心冲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当个体扮演角色时,自身对于该角色的理想认识与实际践行之间的矛盾;二是当个体扮演角色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期待或要求不能契合的情况下所体会到的角色冲突;三是个体扮演一个角色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新旧角色冲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对教育者的期许和要求,而理想的班主任角色似乎不仅止于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方面,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公平对待,对问题的敏锐察觉与妥善解决等方面。理想角色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种种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与理想的角色有所差距,有时甚至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当下教育管理的理念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理应成为班级发展的引导者和指挥者,但由于学校制度的层层裹挟和对于考核达标的过分追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学校作为政策制订者,在考虑问题时,更多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和调控。其发布的政策、制度往往并没有经过班主任和学生的民主商讨,导致师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执行者。但学校的要求是否都是合理的、可行的?答案应该由政策执行者而并非政策制订者来回答。
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的时效性与现实性使得班主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考虑到外部因素(如学校的制度、评价机制等),而对内部因素(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道德品质偏失的形成性分析等)欠缺考虑。这种情形根源于班主任自身的理论与技能储备不足,即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无法在实践操作中加以利用,习惯利用定势思维解决在班级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角色转变难以适应教育新形式、新要求。
2.角色间冲突。
角色间冲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身兼数个角色所产生的多重角色冲突,二是不同社会地位的占有者对同一角色缺乏一致意见时所产生的冲突。
首先,班主任身兼多重角色,当他在执行其中一个角色的规定时,可能会与遵循另一个角色的规定之间难以兼容,这种状态即称为多重角色冲突。它“常常给人以一种被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力量同时牵引的感觉”。时间、地点、经历和任务分配上的冲突,导致班主任角色心理与角色行为上的失调,相应地在不同身份的角色切换之间产生一种心理不适应的状态。诚然,人们在实践角色行为时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顾迪所说的,一个人很容易面对一种“广泛的、困惑的,有时甚至冲突的角色义务”。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主体就会轻易地在角色扮演中遭遇被动局面。
其次,不同社会地位的占有者对于特定角色的认识也是大相径庭的,对于班主任角色而言,来自各方不同的角色观念对于班主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压力。例如,教育管理者对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是班级事务的总体管理者,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相关政策规定的履行者和协助者。而在家长的眼里,不管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似乎就是“那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方面,这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内的表现“无能为力”,只能寄托于班主任这个中间人。但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班主任也应该无时无刻地、完美地解决各种问题。由此,众口难调的要求、被严重挤占的个人生活时间,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困难和内心的角色冲突。
二、班主任角色冲突的本源追溯
前文已经论述了班主任在学校场域中角色冲突的类型,那么班主任在学校场域中究竟为何会产生角色冲突呢?学校场域中居留的惯习所给予班主任的生存环境以及考核评价制度,都会让班主任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下,产生不同的角色体验。而班主任自身对于角色的认同以及协调各种角色期待完成角色任务的质量,也会造成班主任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
1.“找班主任去”惯习的历史性生成。
在学校场域中,虽然许多行为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反应,是场域自身特征的折射。但是,场域自身的形成是在历史的时空中酝酿和孕育的,如此,即使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反应也源自于历史的积淀,历史生成了惯习,而场域恰好展现了惯习,这一切都是可以追溯的。
在学校中,无论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与学生有关的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找班主任去”。从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负责,到所有人(包括班主任自身)都认同对学生负责的必须是班主任,这一规则在一开始便呈现出循环化的特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认可,更为这样一种“班主任全权负责制”披上了一层应然的外衣,并由此在学校场域中居留下来,愈演愈烈。换句话说,“找班主任去”的行为在学校场域中获得了无障碍通行证,演变成一种得心应手的从容和肆意妄为的推卸。
班主任的“全权负责”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演变成学校场域中的一种惯习。这种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当它在学校场域中运作时,达到了如鱼得水的境界。如此,班主任在学校中的被重用和被压榨,在“找班主任去”和“谁让我是班主任呢”的场域关系中达成了双方的共识和合作,即惯习与场域之间的一种双向模糊关系,甚至还会导致一种误解,就是将学校“育人”本应具有的复杂性简化为单一的“找班主任去”,并以此来阐述学校教育的所有行为,包括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2.“毛细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学校随之而来的考核与评价制度也体现出了“毛细化”特点,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学校中所有的日常行为,例如出勤率、升旗表现、广播操表现、班级卫生情况等等,凡是班主任工作所及之处,都会有相应的考核评价。
但现有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多为结果性评价,学生的成绩或者某项班级管理的效果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既定的结果,而非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如果只根据结果来评判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则有可能会削弱某些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此外,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乏质性评价,精确的分数是否真的能准确地反映出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答案是否定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不同以及工作重心的差异,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模糊性与考核结果的可比性成为一对矛盾体,同量不同质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无视质的区别,片面衡量量的差异,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是不可取的,也会使被评价对象产生一定的挫败感。
3.“无法协调”的角色期望与角色承担。
在前文中已列举了外界对班主任角色的不同期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管理技能。正是由于班主任承担了太多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期望,而班主任又只是一个普通人,自然会出现无法协调这些角色期望、对不同角色理解产生偏差、角色扮演技巧掌握不当等现象,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
如果把外界对班主任的各种角色期望比作“作为班主任的人”,那么班主任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实际承担的角色则可称为“作为人的班主任”,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且对于角色的偏重点也有所差异。当外界在审视班主任这一角色时,他们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是针对“班主任”这一职业特点的,而不会考虑到班主任作为一个独立、独特的“人”的身份。而当班主任真正扮演起这一角色时,他们是作为一个内心情感丰富、个体经验不同的“人”去处理班主任的各项工作及问题的。
总而言之,学校场域中班主任角色冲突的问题是根源于历史,来源于制度,强化于个人的,需要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以缓解班主任的角色冲突,让班主任能够在学校场域中真正获得长足的发展。
[1]张人杰.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之批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2]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G451
A
1005-6009(2017)39-0019-03
朱国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