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邈根深促笋芽
——我看刘金玉
2017-03-23周建忠
周建忠
思邈根深促笋芽
——我看刘金玉
周建忠
江苏省教育厅启动的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是全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拔尖工程,也是一个持久而扎实的发展工程,这些培养对象都是基础教育一线的佼佼者,在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基础上,希望他们继续攀登,飞跃跨越,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领先团队。
洋思中学的刘金玉,与所有培养对象一样,他的成长,我以为,一靠环境,二靠努力。
金玉老师想读名牌大学,但特殊的家庭背景,却让他进了中师,靠自学慢慢拿到了两个大专文凭、一个本科文凭。我对此的解读是,大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院式的,一种是社会熔炉式的。书院式的大学里,不管你是硕士、博士,都不过是一个发展的起点与基础,没有经过社会检验与历练的能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能力。而社会大学的学习、进步,实践中的学习感悟,则是人生最最重要的。金玉自己提出的成长命题是:“草根式成长,自然性发展”。我稍作补充:金玉成才的经历再次证明,我们的师范教育是一流的,是成功的,为每一个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适应、竞争、展示、升华的能力;而中小学的教书育人、教育实践,又是社会与个人共振共鸣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在提升自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效果,良性循环,快速成才。所以,我觉得,金玉是书院式教育与社会熔炉共同打造出来的名师,不是草根式,而是预设了目标且训练了相应的技艺;不是自然性发展,而是主体性、自觉性发展。
当然,金玉又是幸运的,由于工作优秀与努力,他有机会很早就进入名闻遐迩的洋思中学。记得当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树立了两个典型,区域学汨罗,学校学洋思。我担任教务处长、教学副校长期间,我所在的大学,多次到洋思中学学习考察过,记得教育系的同仁在洋思中学考察一周,回来向我反馈时,非常佩服,真心赞叹,这在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高校教师群体中,是比较少见的,显然是在心底里佩服了。
金玉是洋思模式的参与者、建设者、实践者,同时也是洋思模式的探索者、继承者、展示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成为洋思模式的“形象大使”了。洋思模式的核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早就契合了当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教师主体主要是为了学生中心,两者不是并列关系。
坦率地说,我对洋思模式,对金玉提出的“正语文”,不想妄加评论,希望得到实践的持久检验与升华。其实,提出模式不难,难的是:第一,你如何诠释,构建大家都能接受认可的理论体系;第二,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效果、提高质量。
我觉得,理论诠释当然需要,但实在没有多少意义,要大家认可、接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当今模式泛滥、言人人殊、自说自话、互不买账的重要原因。
如今是一个开放、多元、宽容、自我的社会,我们没有理由没有权利去限制新思想、新主张、新模式的不断诞生,但我们可以听其言而观其行,看他们怎么做,做的效果如何?我非常认可金玉说的一段话:洋思“所采取的形式也就是他校经常采用的形式,只是更加精细一点,求真一点,实在一点。”
说到洋思模式,作为一个名师,金玉没有美化、神化、包装、夸大洋思模式,只是强调:精细、求真、实在,看似寻常,坚持不易。但洋思做到了,金玉做到了,就值得肯定。当然,在精细、求真、实在的过程中,仍需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作者系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兼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