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对话,与文本多重共振

2017-03-23江苏省淮安市西顺河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子徐悲鸿笔者

江苏省淮安市西顺河小学 田 慧

高效对话,与文本多重共振

江苏省淮安市西顺河小学 田 慧

小学语文阅读是一种多元对话的教学艺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对话教学不可或缺的媒介是文本,给予小学生心灵震撼与情感熏陶的也是文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坚持不懈锤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生本对话艺术的语文教师比比皆是。那么,如何提升语文课堂对话的时效性呢?笔者由此挖掘文本对话的切入点,坚持探索语文课堂高效对话的策略,引导小学生以文本为友,让他们自主进入文字王国,静享文本,期待他们与文本的多重共振。

一、针对导读,对话要“真”

小学语文教师着眼于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引领他们学会灵活运用,在课堂或精读,或略读,课程标准如是说。导读提示是课文阅读环节不可割舍的前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篇目导读,依据不同文本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根据针对性较强的导读内容,自主融入文本,真挚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教学苏教版《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从质疑题目入手,紧扣文本设计了针对性导读。学生纷纷发发言:“我想知道徐悲鸿是谁?”“他励志学画的原因是什么?”“他在哪里学画画?”“他是如何励志学画的?”“最后,他学的怎么样?”笔者从中选择典型的问题加以展示,学生带着导读进入文本,在趣味盎然地探究中联系上下文内容,解答释疑,一名男生表示:“我觉得是因为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另一名学生紧接着表示:“我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的说:“我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有的说:“徐悲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学生在一次次真挚对话中,被徐悲鸿为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感染。

循序渐进地针对性导读,是小学生与文本高效对话的钥匙。我们要精研导读内容,以明确的目标展示阅读提示,循序渐进为学生提供对话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阅读与教师的导读成为有机的整体,师生共同构建“真”对话的纯净课堂。

二、留白悟读,对话要“厚”

培养独立阅读,拥有良好语感的小学生是新课程的希冀。对话教学中的留白是小学生最佳的思维生长点,笔者巧用文本的空白点,从多个层面出发给予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大意的前提下,尝试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悟读,合理放飞想象,让学生于创造性补白时,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在教学苏教版《掌声》一文时,笔者抓住该文留白之处,引导学生自主悟读“掌声”的内涵。学生们紧扣文本内容,展示各自的补白答案,有的学生主动回答:“英子,大家都支持你,你要相信自己。”有的学生说:“英子,我们是朋友,不要担心异样的眼光。”有的学生说:“别紧张,英子,我们相信你。”还有的学生说:“英子,你能行!”有的学生说:“英子,你真棒!”有的学生说:“英子,你讲得真好。”还有的学生说:“英子,真勇敢,我也要向你学习。”学生在与文本丰厚的对话中渐入佳境,领悟了文中前后两次掌声的不同内涵,感受到了掌声为英子带来的巨大力量,纷纷表示今后珍惜他人的关爱,亦要懂得尊重关爱他人,将多元对话推向新的高潮。

由浅入深的悟读留白,是小学生与作者高效对话的桥梁。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课堂留白艺术,让学生在广阔地诗意空间自由地与作者交流,然后以补白的形式,充分发挥其想象联想,让课堂对话繁花似锦。

三、个性解读,对话要“深”

注重小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风向标。对话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每位小学生都拥有深度的体验过程。笔者在多元对话中凸显所教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所教学生构建畅所欲言的舞台,让他们自主在平台上与同学分享探究体验,从而整合新知,深化思维,升华情感,以实现文本的深度对话。

在教学苏教版《爱之链》一文时,笔者精心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结组展示,“同学们,假如你是乔依,做了好事不求回报,假如你是那位老妇人,此时此刻充满了感激之情,分别在即,会说些什么呢?”一组展示,“谢谢乔伊先生,若没有您出手相助,我真不知如何是好啊!”“我应该做的,您不用感谢。”老妇人的扮演者一边感谢,一边握住乔依的手。另一组展示,“我已经在这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是您帮我修好了车,如果没有您,我就绝望了。”“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伸手援助,助人是天经地义的,您不要放在心上。”“看,您的手脚都磨破了,您就收下我这点心意吧。”“您千万不要这样,如果您要报答,请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的深度对话绽放出灿烂的个性解读之花,洋溢着人文气息。

个性解读,是小学生与自我高效对话的高峰。我们要相机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不断强化对文本的批判与理解,于“深”度对话中作出个性化解读,无限释放内心情感,让文本对话上升到生命高度。

总之,课堂缺少对话,交流无从谈起;课堂没有交流,教育便无从谈起。我们要将课堂高效对话视为不懈地追求,在深谙文本与学情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多元对话的平台,以行之有效地良策引领小学生与文本多重共振,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让每一次对话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让每一堂语文课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猜你喜欢

英子徐悲鸿笔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老师,别走……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独臂作家之死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电视剧《徐悲鸿》精彩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