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程改革,师生共同成长
2017-03-23关志博
文 | 关志博
践行课程改革,师生共同成长
文 | 关志博
“让每个人都精彩!”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不仅守望孩子幸福成长,更能和孩子们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实属人生之幸。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课堂模式也必然随之进行改革。
2016年9月首师附小组织的“激趣习法,聚焦运用”
,要求教师用20分钟突破一篇课文的重难点。不断地备课、磨课改变了我“满堂灌”的思想,我开始思考:一堂语文课,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怎样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中的哪些东西,是我必须教给学生的?
这场微课比赛,让我懂得了教学是一场多方对话——教师与学生、与教材编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同时我还意识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学习单元的某一课,要回归整个单元,理解同一单元不同篇目的内在联系。要与编者对话,知晓其选编意图;与作者对话,体悟其写作目的。同一组课文中,要将文与文进行对比,探究行文思路的不同、观察角度的不同、语言特点的不同,由此引领学生去发现,为学生个性化的写作奠定基础。
汲取微课中的经验回归到常态教学中,我在前20分钟突破一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后20分钟则“以一带一”,或巩固练习阅读方法,或拓展课外整本书阅读,或引进经典古诗文诵读……
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为例。我们语文组在备这节课的时候,从学生思想感情的冲突点、认识的发展点、语言的训练点三个角度去考虑,找到了“到底该不该救小龟”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展开后,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理由,深入挖掘语言因素,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了主动读,理解读,有目的、有重点地读。通过自读、自悟、辩论等形式,逐步学会有理有据地去说服对方。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观点相互碰撞,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研究教材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单元第9课《自然之道》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这两篇课文主题相同——都是违背自然规律,好心办了坏事,但写法却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两篇文章对比之后,孩子们很容易会发现行文的思路不同,作者站的角度不同,语言的特点也不相同。我们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孩子们,延伸——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对比——发现写作的特点,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大量的语文阅读,是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沃土,所以我们推荐了适合孩子阅读的《人与自然》杂志,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做到真阅读、真拓展。
课程改革,不仅仅停留在一堂课的改变上。“20+20”教学模式旨在促进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平等的课堂。所以“20+20”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前20分钟,或者后20分钟,而是尊重学生的主观求知欲望,把必须讲的讲给学生。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教师在课堂上讲重点、讲难点、讲训练点;“三不讲”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同伴互助能学会的不讲,死活学不会的不讲),学生就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方法、学有习惯。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深深地感到,备一节课容易,学会备一节课难;讲别人的课容易,讲出自己的风格难。于是我边磨课边学习,从课文的串讲到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是一时的发展,而是一生的追求。“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育天下千万英才” “让每个人都精彩”,附小为每一位师生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提供了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机会。附小正如朝阳,孕育着希望和理想;附小人正挥洒青春,在平凡的日子里缔造不平凡的教育精彩。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