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场”的学校德育实践
2017-03-23戴金强
文 | 戴金强
“生命在场”的学校德育实践
文 | 戴金强
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是具有个性化差异的生命体,是具有精神和灵魂的高级灵长,只有“生命在场”教育才有意义。为了德育工作的巩固提高,我校建立了“生命在场”的德育体系,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它的完善与落实。
要找到文化基因
学校德育是传承文明,以文化人的直接途径,学校德育工作更要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适合的,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德育体系。从远古到今天,我们不能不承认“教育观”在变化、发展。我们需要回归到传统上来考量中西方德育体系的区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宽容,但有人盲目追求西方的所谓“平等”与“自由”,使社会的伦理道德越来越偏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轨道。此时,学校的德育必须义无反顾地去传承集体主义精神与和谐发展观的文化国粹,同时摒弃专制和封建主义的部分,与尊重个体和民主竞争的现代文明精神相结合,建设科学的,符合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的“生命在场”的德育体系。
要通过课程浸润
德育向来都是说起来万分重要,做起来“四大皆空”,这是因为把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明显割裂,使得德育在人文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学校从北京十一学校和谢家湾小学的课程化德育的成功案例受到启发,继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开发了系列新课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程的资源,增强其文化性;一方面传承中国书法文化,增加其教育意义。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浸润了学生的中国心。
要让品德课走出教室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还停留在以知识的形式传递,以课堂的形式传播,以考试的方式评价的阶段,而学生行为上的诸多“不被允许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思想品德》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成了学生最伤心的“科目”,班会课也成了班主任的说教课,学生为考试而背不是为成长而习。“生命在场”,就是要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走出品德课堂,通过体验去感悟德育的力量。
要做目中有人的德育
“生命在场”的德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学生看作是思想和人格独立的生命个体。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只有“目中有人”,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才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强调尊重学生。《礼记·学记》中也讲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强调学生的天性是需要尊重和保护的,这些文化基因告诉我们教育者是要以人为本的。当我们以生命化的方式、契约化的方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能收获非暴力沟通带来的校园文明。
要向家庭社会延伸
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干,社会教育是枝,孩子是树上的果实。“生命在场”的德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必须依靠家庭和社会两翼的强力支撑,才可能完整建立。其途径有两条:
一是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前往,现场体验,德育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走出去,亮出的是形象,学习的是无字课程。学校对校外德育实践基地的系列访学游学活动进行整理,固定成为一届又一届的校本课程,既让学生享受行走、观摩、交流、倾听等互动环节带来的欢乐,又使德育工作在无声中悄然完成。
二是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参与,抓住本源。“生命在场”家长不能缺席。学校对家长开展了如何提高学生思想和学习品质的指导活动,促进了亲子关系,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有了家长关注并投入精力的德育不再是课堂一条线的单兵突击。
德育需要植根于内心的修养。这修养来自于对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学生更是家长和老师所需要的。有了这种修养,一定会形成“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德育局面”,而这正是“生命在场”的德育体系建设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