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模式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2017-03-23佘中林
文 | 佘中林
“三学”模式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文 | 佘中林
“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
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呆板,课堂结构凌乱松散,教学目标不明确,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至今还是填鸭式,满堂灌。因此,需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二是五严规定的需要。江苏省五严规定颁布后,义务教育段学校对文化课课时总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时间作了严格控制。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减负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三是教师发展的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去探索,完善,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是学生现状的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三学”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程
送桥初中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关注、探索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2—1999年,属于学习探索阶段。我们曾两次组织教学人员到本省泰兴洋思初中学习,进课堂,听蔡林森校长作报告。
第二阶段是2000—2008年,属于学习跟风阶段。2000年后,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犹如“雨后春笋”,我校也跟风学习了一段时间。2008年,在高邮市第五轮教育综合督导的反馈交流会上,督导组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送桥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已连续十年获得市一等奖,但是教学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学校虽有‘先学后教、边学边教、精讲多练、步步为营’的教学模式,但仔细推敲,似乎在模仿,尚未达到‘减负增效’的要求。”
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属于探索创新阶段。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在老校长杨嘉培同志的带领下开始了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活动。2009年4月提出了“亮标导学—解疑助学—精练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三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3月,市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第六轮教育综合督导,时任督导组组长的邵正祥副局长对我校的“三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针对模式的实施也提出宝贵的建议,将模式名称简化为“三学”教学模式。2011年该模式被扬州市教科院收录,并作为扬州市中小学25个优秀教学模式之一向全市推广。2013年以该模式为研究背景的省级规划课题得到审批立项。2014年2月,由扬州市教科院辜伟节院长、高邮市教育局陈生桃副局长等组成的专家组对我校两个省级规划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最后辜院长总结各位专家的意见,指出将“三学”教学模式中的“精练促学”修定为“测评促学”更为妥切。至此,我校的“亮标导学、解疑助学、测评促学”“三学”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打磨基本成型。
“三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建模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转变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突出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通过“导学”“助学”“促学”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
“三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亮标导学—解疑助学—测评促学。
“亮标导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和引领下,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导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分课时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预习题,学生自学课本中的预习内容,完成预习题,知道学习目标;二是教师新课导入时,顺势向学生亮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教师检查预习后,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开始新授。
“解疑助学”是指师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什么?解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易混点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怎么解?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方式来积极地解决问题,收到“个人自助、生生互助、教师帮助”的助学功效,让学生做解决问题的主人。
“测评促学”是指教师通过精选当堂检测题来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精选课后训练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此环节既测又评,强调过关。“测”必须注重基础,当堂训练,限时完成。“评”在“测”后,教师根据学情需要安排课堂评价,可以是师对生或合作小组的评价,也可以是组内外学生间的互评。
“三学”教学模式的策略及成果
狠抓培训,形成合力 一是领导班子理念转变的培训。班子理念转变的过程实质是理念更新的过程,也是思想统一的过程。二是全体教师业务培训。主要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走出去”—我们分批次组织教师到梅岭中学、永威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先行校考察学习;“请进来”—请专家领导来校讲学;“坐下来”—通过每周学习例会、集体备课以及定期的主题沙龙等方式引导教师学习先进,学习新课改和高效课堂建设的相关理论。三是学生内驱力激发培训。四是家长督查力转向培训。让家长明确自身在课改中的责任,由原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转向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强势推进,形成动力 为了推进“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努力建设高效课堂,我校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了“333”动力机制。
第一个“3”是指上好“三课”,即领导班子上好探索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全体教师上好过关课。学校分学科遴选骨干教师使用“三学”教学模式上示范课,在规范用模、灵活超模上给教师做样子。在“三学”教学模式强势推进后,2009年10月—11月,全体教师上了校本教学模式使用过关课。至此,“三学”教学模式已经被多数教师所接受并逐步收益,自觉实践研究。
第二个“3”是指搞好三个校本教研活动,即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举行一个教学比武活动,提升课改实施的水平。每两周举行一次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教科室将“三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将最有价值的8~10个问题变成教研专题供教师教研活动时研讨交流,这些问题中有13个已成为高邮市级课题,1个成为扬州市级立项课题,2个成为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每星期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的效果与学科组质量挂钩,实行捆绑考核。
第三个“3”是指教科研成效与三个项目挂钩,分别是评优、绩效与职称晋升。挂钩的项目个个牵动着教师的心, 从而让教科研者工作干劲倍增。校长的一个微笑、一次认可、一回表彰、一次谈话,都能在无形中激发着他们在模式教学中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三年来我校在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5项、扬州市级奖12项、高邮市级奖45项;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奖2篇,省级奖6篇,扬州市级奖22篇,高邮市级奖97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在国家级、省级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81篇。三年里我校扬州市骨干教师发展为8人,高邮市骨干教师发展为11人,高邮市“名教师”1人,扬州市特级教师培养对象2人。
强化督查,形成执行力 为巩固我校“三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成果,强化高效课堂建设,防止课堂教学出现“回潮”现象,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高效课堂建设常态课督评办法》《随堂听课会诊制度》以及《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先进班级、优秀合作小组的评选条例》等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导学案、教学案的编写内容及要求,规定了每一节课学生自学不少于5分钟,小组合作不少于1次,当堂测评不少于10分钟。教学常规检查坚持“日巡、周听、月查月报”,并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情况通过例会、教研活动、学科组备课等渠道及时反馈,督促其按要求规范执行。
总之,课堂改革任重道远,打造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打造百姓心中名牌学校”的理念,把教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努力向提质增效的课改深处推进。
克服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如何实行多样化的教学,保持教学系统的最大活力,就从实践上提出了研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此,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坚持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创新高效课堂模式为抓手,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形成了“三学”( 亮标导学、解疑助学、测评促学)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连续十七年荣获高邮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