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丛生荆棘中寻求前行的路
——谈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式表达

2017-03-23孙先亮

教育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实验室素质学校

文 | 孙先亮

在丛生荆棘中寻求前行的路
——谈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式表达

文 | 孙先亮

在确保生存中寻找突破

生存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教育无序竞争的环境中,在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应试搏杀中,许多学校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招收了“最好学生”的学校,如果不能让学生进入国内名牌大学,就会被家长和社会认为是这个学校教育的失败。

在这种氛围中,对学校而言首要的任务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用高升学率让社会认可和接受。2004年,青岛当地的舆论以并非科学的比较和评价对市区高中教育进行了批评。这把本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在人们的眼里,本校代表了青岛教育质量的最高水平。对此,学校没有更多辩白,只是默默探索新课程改革并付诸实践,让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融合在学校教学的改革过程中。

学校发起课堂教学的改造行动。学校通过讨论确定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低起点、高观点、高目标”,确立学校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从演绎法向归纳法转变”,课堂教学的人文追求是“还课堂以灵性,还知识以情感”。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如“达标课堂”“精彩课堂”“思维课堂”“创意课堂”“生命课堂”等系列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对课堂进行诊断,并持续跟进与评价,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那时起学校升学率始终居于山东省前列,这为学校开展高层次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从根本上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校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理想,而是更加智慧地让学校教育全力支持着学生的发展。学校实施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开展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学习与研究,从而给学生创造了许多平台和机会。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理念逐步确立。

为了对学生素质发展定位,学校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确立了学生发展十项素质目标的定位。在十项素质发展目标中,既确立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五项基本目标,又明确了“独特的智能品质、卓越的领袖气质、执着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研究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五项特色素质,从而把笼统而模糊的素质教育通过具体的目标体现出来,给学生以明确的价值引导。这使得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全体学生的信念和追求,并通过学校课程、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

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在自主与开放的环境中,在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实施和开展,而这也正是我校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根本的文化基础。

在立足现实中寻找出路

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外,而应当慢慢浸润在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中,并由此改变着学校的教育的生态环境。只有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寻找出路,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地。

在课堂中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方式,课堂教学以渗透式、常态化、细致性的特点影响着学生。学校始终立足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把教材教作为基本载体,把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作为基本的路径。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逐步把课堂教育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一切可能去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并为学生创造更高层次的价值”。

搭建创新实验室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不仅要有理念与精神,更需要行动与实践。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学校敏感地抓住了这一教育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学校发展思路,明确了学校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素质的方法与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学校提出了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对西安交大等高校的考察,确定建设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传统加工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人体工程实验室、航模实验室等。依据实验室平台,学校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完整的课程,并且在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十多个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从校内到校外的立体的资源支持。

开展学术社团建设。社团是学生基于兴趣发展而组建的组织,社团活动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除了体育、艺术等基础类的社团,学校倡导建设更多的学术社团,让学生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在各种资源的支持下,培养热爱科学的意识,富有追求的科学精神,塑造严谨的科学品质,从事科研的潜在能力。

同时,学校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开展校内创新指导团队建设,让具有独特才智的老师有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支持,而且也激发了教师创新创业的激情,给教师创造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在放眼未来中寻找提升

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深入挖掘应有的教育价值,更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进行教育的创新。在放眼世界教育和未来教育的过程中,寻找到更加科学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方式。

探索“互联网+教学”的现代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不仅是技术对教学的简单支持,而且是从理念上、方式、思维等方面深刻地改变,甚至是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面向未来教育的发展,学校于2013年加入华师大C20慕课联盟,开始了“互联网+教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流程: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这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为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基本的定位。

开展深度学习的探索。深度学习是学习方式和学生发展方式的一种变革,是2015年国际地平线报告中提出来的概念。所谓深度学习,即指学生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挑战等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学习模式,如突破学科界限,开展合作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学校自2007年以来,开展多学科融合式学习,利用“每月一讲”,结合现实问题探索学科交叉式的教学。这些研究虽然与当下的高考似乎格格不入,但是却能够给老师和学生以全新的思维启迪,让师生打破惯常的严格的学科界限,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开展STEAM教育(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探索。兴起于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STEAM教育(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方式,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和学习模式是一个极大的颠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自2011年开始,学校与哈工大、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合作建设了现代加工、传统加工等十几个创新实验室;学生在校内指导团队和高校、科研院所等专家指导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并每年参加全国和世界级别的大赛。学生在项目的准备过程中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实现了跨学科与整合性的学习。

在现有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一件具有极大压力和风险的事。尽管如此,对于充满教育理想追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能够在丛生的荆棘中,寻找自己前行的道路,探求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中国表达方式,以实现我们心中始终充盈的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梦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创造大国梦想的必然选择。基础教育这个特定的阶段决定了学生创新品质和能力培养是其应有的价值追求,甚至是最高的专业追求。但是,对于中国现实的教育而言,传统教育的力量和模式根深蒂固,嵌入现代教育充满风险。因此,在当下中国教育的环境中,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需要寻求合适的表达方式,既不能违逆大众对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又必须让学生的创新潜质和能力得到激发和提升。在教育的实践中,笔者始终在思考如何去寻找和把握现实理性与教育理想之间的平衡,使学校教育既能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快乐发展和提升创新素养的机会,又让家长和社会能够理解和认同。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实验室素质学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学校推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